
《六鹤同春》

《畅游》

《群栖图》

《四君子图》
男,1977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景德镇陶瓷美协会员,自幼喜爱书画,1998年毕业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他从小跟随其伯父——著名的当代青花大师黄卖九学画,在陶瓷美术上屡有建树,特别擅长青花分水花鸟,其创作手法灵巧、构图简洁、形象生动,鲜明的艺术风格深受陶瓷美术界好评。其作品青花分水镶器《清露》在2002年全国中青年陶艺家收藏精品大奖赛获铜奖,《莲年有余》获优秀奖,其作品深受陶瓷爱好者喜爱。撰文杨志洪张海国
在瓷艺高手林立的景德镇,黄文涛无论资历和年龄都属于小字辈,三十出头也没有大师眩人的光环,但他的青花造诣,却在当地颇有名气,占得一席之地。
黄文涛出生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自小就喜欢画画。据说他上小学的路上,必须经过一家瓷器商店,每每都是停下脚步,进去看上两眼,后来他考上了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开始了他的瓷艺梦。
黄文涛喜欢瓷艺,更喜欢青花,这和他的伯父有关。伯父黄卖九是全国著名的青花大师,在伯父的影响下,他对青花情有独钟,几乎到了如痴入迷的地步。
青花瓷看上去并不绚丽,但它是一种优雅之美,就在那几乎一种青的色彩中,展现多种变化。
青花始于唐朝,它的原料钴最初来自于阿拉伯,叫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相传是一个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因此也有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一说。青花到了元朝达到巅峰,明清后世人爱上了粉彩,于是青花逐渐走向衰弱。但在收藏爱好者心中元青花是至宝,虽然价格仅次于汝瓷,但在许多艺术家眼里,汝瓷只不过是物以稀为贵,它的艺术价值远在元青花之下。
釉下青花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瓷艺,一在于它是釉下彩,如果在烧制中稍有不慎,前功尽弃;二是它的色彩表现手法比较单一,以青色为基调,只能通过青色的分色来表现美感。黄文涛选择了釉下青花作为自己追求和发展的目标。他潜心钻研青花的料性和画技,猛攻青花分水技巧,到如今已经能将一种青色分为浓淡不同的十余个层次。他还学习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等姐妹艺术,从中汲取养料,融会贯通。
《清露》,画面上的鹭鸶嬉戏在荷塘之中,那含苞的莲、初放和盛开的莲,在硕大的荷叶簇拥下,仿佛在清晨各展其婀娜的姿态。虽然画面上只用一种蓝色的青花料来装饰,但是作者运用精湛的分水技艺,把花、叶、鸟表现得浓淡有致,灵动可爱。
一个圆坛般的器型,很优美,《畅游》画的是小鱼儿在荷叶下穿梭不息,鱼儿如织,卷着身子,悠然自得,好一个畅游。
《六鹤同春》,一个硕大的笔洗上绘了六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笔触纤细简洁,明快清新,白底青花,丹顶鹤顶那抹红彩,格外耀眼,不是拘泥于传统的工笔,将丹顶鹤的悠然自得,跃然而现,不失夸张。
《四君子图》虽是纯青花作品,在一个颀长的方形笔筒四侧,都画了竹子,青花青竹,栩栩如生,在光线的折射下,远近竹叶浓淡有致,诠释了竹子的高风亮节,君子作派。
葡萄熟了,小鸟优雅栖息在枝头上,它仿佛也在垂涎欲滴。笔触细腻形象,尤其是那圆圆的葡萄,虽然青涩,但晶莹剔透,作者在《硕果》中将分水分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群栖图》,画的则是一群水鸟,站在滩涂边,细长的鹭脚,芦苇飘拂,显得动静有致,悠闲自得。
窃以为,黄文涛的青花作品虽然时下名头不大,但他的专注,他的笔墨意蕴,已具功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