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上河图》木雕作品引人关注

王梦石的刻瓷《庐山》
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落下帷幕。作为2009·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六大主体活动之一,它延续了上届红博会的一些做法之外,也增加了新看点,令人印象深刻。
来自景德镇等地的众多陶瓷工艺美术“省大师”和“国大师”的作品,依然是大赛的第一看点。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展位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瓷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或传统或现代风格的作品中,人们熟悉的一些名家代表性作品相形之下还是更为抢眼。如吴能的瓷板《雪国天籁图》、杨曙华的青花山水瓷瓶、喻木华的青花牡丹瓷板、涂翼报的水仙花瓷板等。作为参评作品,喻木华的青花牡丹瓷板还获得了本届大赛的金奖。他们的瓷上绘画延续了传统又有自家意趣,其绘制过程中的用料用色、整体格调、烧制气氛等几方面的把握,都颇耐品味,令人体会到瓷都艺术瓷不断求新求变、奋发向上的步伐。
令人欣喜的一个看点是,江西工艺美术馆馆藏的30余件珍贵工艺美术品,也在此次大赛展会整体亮相了一番。其中,印象深刻的有,刘远长的雕塑瓷《楚魂》、“刻瓷大王”王梦石生前所作的《庐山》、熊钢如青花釉下彩绘《菊花》瓷瓶及戴玉梅大师的古彩圆盘《映日荷花》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梦石的刻瓷作品。这位江西早年的金石篆刻家,在瓷上作画以一种独特的刻制手法,画面的点和线充满着金石趣味。这件瓷盘作品阴刻着庐山著名景点纵览云飞,其上以篆书题款“庐山辛酉年梦石刻”。江西工艺美术馆馆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老、中、青几代人的作品数以千计、品种丰富,有驰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风格素雅的南昌乳白瓷雕,惟妙惟肖的瓷板画像,巧夺天工的微雕,光泽古朴的鄱阳、宜春脱胎漆器,绚丽浑厚的江西漆画,宛若象牙的翻簧竹刻等。据现场工作人员彭火林介绍,该馆拿出藏品搬出馆外参展的机会相当罕见,此次积极参与盛会,是为了响应第五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的召开,为宣传江西的红色旅游文化助力。能看到该馆珍藏多年的精品,前来的观众看来还是蛮幸运的。
在展会上,记者还碰到了以前采访过的工艺美术方面的一些高手。
来自安义县的邹双印、邹双勇兄弟,他们的板雕技艺已载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回在热闹的大厅中见到他们时,兄弟俩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项技艺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衷心祝愿他们能申报成功。此次他们带来的板雕书法作品,内容上有了新的变化,体现了他们不断求新的意识。以往他们偏爱摹刻《兰亭序》、《寒食帖》等较早的传统书法经典,目前主攻方向变为摹刻毛主席诗词、八大山人书法作品等。他们说也要配合红博会打好“红色文化”和“地方特色”两张牌。
来自新余的杨志强是从浙江东阳木雕行业历练出来的一位木雕高手,如今已回乡创业。记得去年大赛展会上,记者就对他的一些高浮雕作品印象深刻。此次他带来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木雕大作,吸引了大批观众。此作高1米、长达3米,以东北椴木为镂刻主材质,外框饰以非洲黄花梨,刻工精细、令人赞不绝口。据他介绍,此件获得银奖的作品,由4名刻工花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目前作品已被新余市旅游局买走。
江西是个好地方。购藏工艺美术品,江西同样也是个好地方。这应该是游览本届大赛展厅之后,观众们共同的感想吧。美好时光总嫌短暂,徜徉在展厅中,大家都期待更精彩的下一届大赛早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