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一个千年窑火从未熄灭、以制瓷技艺闻名中外的江南古镇,陶瓷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路前行。
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景德镇陶瓷的成就成果,景德镇市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辉煌60年——景德镇陶瓷成就成果展”。届时,在国家大剧院这个中外文化交流展示的顶级大舞台,600件陶瓷精品将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折射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陶瓷成就成果的光彩——艺术陶瓷发展成就成果突出,呈现出超越历史鼎盛时期的空前繁荣景象;日用陶瓷已发展到20个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种器型、7000多种花面,并创出了不少名牌。
此外,经过多年努力,景德镇陶瓷共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26枚,国家金质奖9枚,银质奖6枚,部优和省优奖205枚,获奖产品数量之多,荣誉之高,居全国各产瓷区之首。
艺术陶瓷:独领风骚
目前,景德镇有2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有专业陶瓷艺术类教授26人、副教授39人,还有49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和26位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上千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近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庞大的人才队伍使景德镇发展艺术陶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艺术陶瓷精品层出不穷。如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无论是在材质、工艺上,还是创作理念,表现手法上,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青花、色釉、古彩、粉彩、新彩等装饰手法炉火纯青;圆雕、捏雕、镂雕等雕塑技法与现代陶艺造型艺术齐头并进;综合装饰艺术陶瓷更是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纪念瓷,北京奥运会纪念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瓷等精彩亮相。一件又一件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现代审美理念的艺术陶瓷精品赢得世人的喝彩。
艺术陶瓷发展氛围浓厚。景德镇市全力打造了“景德镇”这一千年陶瓷品牌,严厉打击假冒名人名作,盗用“景德镇”商标和假冒“景德镇”陶瓷名义进行国际国内展销等违法行为;着力支持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所和众多的民间陶瓷院所成立,为多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设立私人博物馆;先后建设了陶瓷大世界、金昌利、中国瓷园等艺术陶瓷市场,并在城区繁华地段打造销售高档次艺术陶瓷的“中华陶瓷一条街”和“陶瓷文化产业一条街”。
艺术陶瓷交流空前活跃。历史上,景德镇有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华景象。如今,景德镇又成为中外艺术陶瓷交流的舞台。精美的景德镇艺术陶瓷不仅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国内大城市一展风采,而且多次在法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展览。从2004年举办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至今,每届瓷博会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前来交流、切磋技艺。
日用陶瓷:创新换代
步入新世纪,景德镇人开放创新并举,连连亮出振兴日用陶瓷的大手笔。
——坚持大开放主战略,引进境内外知名陶瓷企业入驻景德镇。2003年10月,台湾海畅集团总裁看中景德镇的良好发展环境,投资兴建了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法蓝瓷是21世纪初世界顶级陶瓷礼品业一个崭新的品牌,融合东方美学特征与西方新艺术装饰风格,运用特制釉下彩技术与烧制难度极高的“倒角脱模工法”,制作成融合浮雕与雕塑的精致立体造型产品。由此,日用瓷艺术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改变了百年来陶业由欧洲名窑独领风骚的历史。此外,还有台资东璟、日资台达、中美常青、澳资环球等一大批境内外陶瓷企业相继落户景德镇。
——国企改制改出活力。2009年,景德镇市对国有陶瓷企业进行改制,使陶瓷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启动了新一轮更好更快的发展。由5个国有陶瓷企业技改生产线组建而成的景德镇陶瓷股份公司先后开发的“古典园林”、“吉祥如意”、“紫金牡丹”等釉中彩无铅无铬绿色环保系列新产品,成为中南海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上海APEC会议专用瓷、北京奥运会特许经销瓷和国礼瓷。
——民营陶瓷企业后来居上。从制作大件瓷花瓶、瓷灯柱开始,景德镇望龙陶瓷公司日渐做大做强,公司不断创新景德镇富有特色的青花日用瓷,生产的新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该公司申报的“青花玲珑及青花传统特色陶瓷产业技术创新”项目今年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改资金支持,标志着景德镇市传统日用陶瓷技术创新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福万利陶瓷”、“远景陶瓷”、“博大陶瓷”、“玉柏陶瓷”、“古镇陶瓷”等一个又一个由作坊到公司的日用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高新技术陶瓷:蓬勃发展
本次陶瓷展上,能够轻松自如切菜、削水果的系列刀具等一批高技术陶瓷,可让观展人士全面了解景德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高技术陶瓷,提升传统陶瓷产业水平的历程。
2003年4月,景德镇市提出了“建设景德镇陶瓷科技城,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构想。2003年12月,科技部正式下文,同意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资高达6900万元。
2004年10月,由科技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手打造的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开工建设,拉开了景德镇打造4个国家级陶瓷基地,书写新千年陶瓷辉煌的序幕。
——打造国家级陶瓷人才教育基地。短短几年内,全国唯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招生规模由3000多人扩大到1.6万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教学招生数也逐年攀升。
——打造国家级陶瓷科研基地。国家日用和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组建以来,先后承担了196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共取得成果142项,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74项,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2008年底,景德镇陶瓷学院科研人员历经20年攻关的低膨胀陶瓷项目一举摘下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打造国家级陶瓷产业集成基地。陶瓷工业园区成为科技部火炬产业基地,一大批海内外陶瓷品牌企业将投资办厂的目光聚焦到这里。陶瓷园区已有台达、常青、环球等近百户陶瓷企业落户。
——打造国家级陶瓷商贸和文化交流平台。从2004年起,每年10月中下旬,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生产商、采购商和陶艺家们接踵而至。
如今,景德镇一大批以远红外陶瓷、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电子陶瓷等为系列产品的高科技陶瓷企业正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强劲生命力。
建筑卫生陶瓷:前景广阔
近年来,景德镇在扶持发展本地鹏飞、恩冠等建筑卫浴企业的同时,先后成功引进了佛山金意陶、乐华、特地等一大批投资过亿元、10亿元以上的重大陶瓷项目落户景德镇。2007年6月15日,景德镇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在浮梁县举行了盛大奠基仪式;总投资8亿元的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乐华工业园项目和总投资11.3亿元的佛山欧瑞特集团特地工业园项目,也相继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扎下了根基。
这些建卫陶瓷大企业的引进,为景德镇市陶瓷产业的全面振兴储备了项目,引来了资金,积蓄了能量,使景德镇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创意陶瓷:独具特色
能吹出悦耳动听乐声的瓷笛、雕刻在餐具上的蝴蝶、用陶瓷制作的项链……本次陶瓷展上,人们将能看到一件件构思奇特、全新创意的陶瓷。
近年来,景德镇向世人打出一张发展陶瓷的新名片——创意陶瓷,将古老的陶瓷产业融入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实现陶瓷产业创意化,创意陶瓷产业化,使陶瓷产业焕发出新的光彩。10月21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雕塑瓷厂揭牌。同时,景德镇市还重点打造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中国陶瓷城、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等陶瓷创意产业主体,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一个旨在做大做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就业、繁荣经济、实现瓷都新一轮跨越发展,世界上独一无二、国际一流的国际陶艺创意中心正在立项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