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酒“结缘”需突破两大“瓶颈”
瑞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涂瑞润认为,酒瓶最怕的是密封性不够,容易漏酒漏气。因此,解决瓷瓶漏酒问题是关键。
几年前,一次偶然机会一位长期在潮州订制酒瓶的客商找上门来,欲让他研制生产瓷壶销往日本装清酒。该公司首次尝试用红土烧制瓷壶,几经周折后发现产品不是开裂就是漏酒,成品率极低,有时达不到30%,这样一来生产成本极高,企业陷入了困境。之后,他反复试验,从瓷土配方,到手工制作,再到烧制过程……细抓每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功夫不负有心人,产品成品率一下子提高到80%以上。
台湾联宏科技公司则潜心攻关用德化白瓷土制作酒瓶,他同样要面对瓷酒瓶漏酒现象的挑战,他通过改变酒瓶材质的分子结构,使分子之间咬合紧密,杜绝了漏酒的可能。并为瓶口设计了一个双轨防漏结构,让瓶塞跟瓶口象齿轮一样连接紧凑,可以做到完全密封,从而防止酒香、酒酚泄漏,保持白酒的纯正味道。
一只瓷瓶,尽显“中国白”瓷质的温润洁白,瓷瓶上还绘有精美的图案,加上华贵的包装,令人难于相信这是个酒瓶!戴云文化传播中心和台湾联宏科技公司联合在传承德化瓷的传统风格和独有特点之外,将悠久的瓷文化与酒文化巧妙结合,将酒装之于传统工艺品之内,传承酒之文化,彰显酒之尊贵。
瓷瓶突破了漏酒这一科技“瓶颈”后,还要突破文化包装这一“瓶颈”。“由于当今崇尚文化的人日益增多,酒瓶,绝不仅仅是装酒的器具,还应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戴云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林东阳认为,陶瓷酒瓶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很值得人们关注,因为陶瓷本身就是收藏品,而陶瓷酒瓶越做越精美,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符合具备艺术品投资的要素。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在千年瓷都能与底蕴深厚的瓷文化紧密融合,实现瓷文化与酒文化的共同繁荣,并能帮助我县扩大陶瓷产业规模,以及向以陶瓷酒瓶为基础的陶瓷产业转型,推进我县陶瓷产业快速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