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精品
第二站:领略展馆风采
●展馆介绍:
第二站就是从主展厅进入“水晶宫”,展馆内最受关注的还是“南海Ⅰ号”。游客们沿着环形走廊,透过透明的亚克力胶板可以看到,“南海Ⅰ号”就静静地安放在海水中。博物馆副馆长张万星告诉记者,将来时机成熟,游客可以在观光走廊内看到水下考古人员现场发掘、打捞文物的情景。水晶宫内,游客还可以看到陈列在走廊两侧打捞自“南海Ⅰ号”的瓷器等文物。
记者看到,在展出的近100件精品中,60%以瓷器为主,还有一些漆器、铜钱、锡碗等,而展出的瓷器最为吸引人,主要有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地的瓷器。其中福建德化窑的宋白釉葫芦瓶、宋白釉喇叭口瓶十分精美,雕花图案流畅,引人注目。

亮点:看“南海Ⅰ号”船舷
展馆方为满足游客好奇心,在试开馆期间,将“水晶宫”的海水放低,露出60到70厘米左右的船舷,游客在考古平台就可看到“南海Ⅰ号”船舷。据张万星介绍,“南海Ⅰ号”试发掘从今年8月18日开始,发掘的面积只有16平方米,最深的只有1.2米,浅的在60~70厘米左右,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发掘文物200多件,主要是福建德化和江西景德镇的瓷瓶、碗、碟等。目前已经把其中的一些精品放在“水晶宫”长廊上向观众展出。
第三站:看周亨铜鼓
随后,记者进入博物馆2号展厅,这里展出了几十件阳江本土文物,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周亨铜鼓。铜鼓的真品用透明玻璃罩保护着,旁边还有个仿制品。
据了解,这面铜鼓的年代为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在已发现的古代铜鼓中,周亨铜鼓的鼓面径宽名列全国第三位、广东第一位;鼓身高名列全国第一。从铜鼓的造型、纹饰、鼓耳和立蛙等特征,可判断其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为东汉时期。
大多游客们都满意而归,但一些游客认为,现在还不能目睹南宋沉船“南海Ⅰ号”的真面目,真是令人遗憾。据张万星介绍,目前“南海Ⅰ号”整体挖掘方案已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据了解,“南海Ⅰ号”展馆开放后,游人可以进入“水晶宫”内,到时可以目睹专家们挖掘“南海Ⅰ号”的情景。
少许遗憾
●票价优惠:
本月24日前,游客可以享受每人40元半价优惠,试业结束后,展馆将增加展览项目,在2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开馆时间:
博物馆从目前至明年2月底,售票时间为早上9时30分开始至下午4时30分停止,下午5时闭馆。明年3月至11月,开馆时间为早上9时至下午5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