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早了解汝窑,是通过北京故宫旧藏的一批汝窑器物,通过对这批器物的研究,汝窑是指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瓷窑之一。当时,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非常迫切的想了解这些器物是哪里生产的,因此,根据文献记载,多次在河南临汝(宋属汝州)寻找汝窑窑址未果。随着对汝窑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十几年来,汝窑的概念有所,有的把临汝的青釉,青釉印花也归入汝窑。上世纪80年代,由于在宝丰县发现了汝窑窑址,故宝丰窑的产品也归入汝窑的范畴,甚至把鲁山窑也称作汝窑。由于汝窑概念的扩大,在一些文章中,汝窑的概念含糊不清。为了区分汝窑和民窑,出现了“汝官窑”、“官汝窑”、“官汝”、“民汝”的不同提法。由于名称不统一,对汝窑的理解亦产生分歧。
从河南省考古研究的6次发掘情况来看,宝丰县清凉寺窑有一个发展过程,它像其他北方瓷窑一样,是烧多品种的综合性瓷窑,按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五个时期,即北宋早期、北宋中期、北宋晚期、金代、元代。在北宋晚期,其烧瓷达到了一定水平,故被宫廷选中烧造御用瓷器,其性质当属贡窑。它与民窑相比,有以下不同:民窑烧瓷品种丰富,汝窑则为比较单一的天青色;民窑器物有刻花、印花装饰,汝窑没有;民窑器型丰富,汝窑传世仅尊、瓶、碗盘洗碟、盏托、水仙盆几种。从制瓷工艺上看,汝窑比民窑器物更加精细。因此,汝窑器物可以这样说,它是按照皇室的爱好和需要,经过严格挑选的无纹饰、无大器、釉呈天青色的制作精制的器物。如果用宝丰清凉寺窑汝窑分别指代宝丰县清凉寺的民用与官用瓷器的话,汝官窑与汝窑同义,而汝官窑多少带有官窑的性质,实际上汝窑还不具备官窑的性质,因此,还是称汝窑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