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形和胎质:已知天顺景德镇瓷器有罐、瓶、碗、炉等。总的感觉是胎体厚重胎灰白,由于瓷土淘洗不精,有的瓷胎有空隙。碗的圈足宽矮,圈足外墙内收,内墙近平直,有旋削跳刀痕迹,挖足不过肩。罐的腹部有接口,外部不明显,内壁明显,有明显的手捏痕迹,浅宽圈足,底平无釉,多砂底,有的底无釉泛火石红斑。筒炉胎体厚薄适中,修胎规整,造型稳重秀美。梅瓶,胎体比成化更为厚重,器形却比宣德时更为修长。
二、釉色:釉白中泛青,青花釉色蓝中稍灰,浓处呈黑褐色,有的有棕眼,有的釉色肥厚泛蛋青色。天顺时和景泰一样,青花瓷由于釉层增厚,泛有微小的气泡,使青花色调松散,笔触不清晰,有朦胧感。
三、纹饰:天顺时的纹饰与正统、景泰基本相同,如意头纹、折枝花卉、缠枝莲纹、双层螺旋形莲瓣纹是天顺盛行的纹饰。天顺时罐的腹部饰折枝花卉并衬以云气、杂宝纹。天顺时瓶的腹部主题纹饰绘樵夫遇仙图,在山间绘以奇花怪石,云气缭绕,似仙境。人物笔法简练,形象生动,天顺时,所绘人物风景,以中锋用笔,画得飘逸洒脱。所绘云气粗重豪放,多似灵芝状,并绘多层小圈,密布于云气的一侧,画笔酣畅流利,疏简豪放,有时也用中锋笔勾勒。天顺时所绘麒麟多作回首蹲伏状,较为驯良,补白的火焰、杂宝更趋简化。
四、款识:有“天顺年”三字楷书款,“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款。款识多不规则。1981年香港《求知雅集》图集中的“天顺年”款青花回文三足炉,款识字体具有宣德以来的深厚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