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湘东陶瓷业逆势发展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发布:2010-1-14 14:49:37  来源: 慧聪建材网 [字体: ]

  萍乡湘东区是全国工业陶瓷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主要的工业陶瓷生产基地,被誉为我国工业陶瓷之乡。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湘东工业陶瓷见证了江西工业尤其是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历程。基于萍乡市湘东区工业陶瓷企业数量、产量、产值的集中度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相对较高,2009年1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式授予湘东区为“中国工业陶瓷之都”。它标志着经过40多年的发展,湘东工业陶瓷凤凰涅??浴火重生,实现了从“工业陶瓷之乡”到“工业陶瓷之都”的跨越。

    价格战迫使产业效能下降

    在赣西湘东交界处,近年来奇迹般崛起一片工厂,它就是江西省重点工业调度项目——萍乡市陶瓷产业基地。该基地的建立,意味着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驶入快车道,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湘东就以工业陶瓷之乡闻名全国。工业陶瓷是湘东地方工业的支柱,它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完全是湘东本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主开发的产业。在工业陶瓷的发展历史上,湘东占有一席之地。1975年,湘东下埠工业瓷厂开发出世界上第一颗人造深冷硬质瓷球。1982年,大陂化工陶瓷厂又研发出世界第一块轻质、整体式陶瓷填料。进入21世纪,新兴化工环保填料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最高性能的水处理用多孔陶瓷曝气器。

    当市场需求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时,湘东工业陶瓷企业居然低价倾销产品,这种“自杀性”低价竞争态势充分暴露出湘东工业陶瓷的无序。尤其严重的是,由于大部分瓷厂采用的是投资较低的倒焰窑,烧的是未经处理的煤气,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何去何从?

    萍乡市湘东区的工业陶瓷一直占据着全国70%以上市场。不过,长期稳定掌控市场的湘东现在已感到了竞争的重压。压力,来自内部——本地大量陶瓷企业的重复建设,导致竞争在低层次水平进行。以“价格战”为手段的内部残酷厮杀,使湘东陶瓷的产业效益迅速下降。压力同时也来自外部——随着外省一些地区的陶瓷产业实力逐步雄厚,工业陶瓷这块市场蛋糕面临着重新分割的局面。

    产业整合初现曙光

    捍卫市场地位,迫在眉睫!2006年初,湘东区果断对工业陶瓷行业进行整合和规划,一时成为业内焦点。

    据资料显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湘东工业陶瓷业是典型的“草根”经济。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湘东已有陶瓷生产企业174家,基本上都是当地人在经营,其中大多数老板来自农村。目前,湘东生产的工业陶瓷分为9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40多万吨,产值10多亿元。

    办瓷厂,成了湘东人奔富路的光明大道。依靠买断高校的技术专利起步,湘东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拓出了工业陶瓷的广阔市场,并发展成为目前萍乡市惟一在国内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产业。不过,由于当地陶瓷企业普遍起点较低、营销管理方式落后,“先干营销,后当老板”成为湘东瓷厂企业老板的普遍经历。一般情况下,谁手上握有客户,谁就可以办厂。客户多的办大厂、客户少的办小厂,一时间,湘东瓷厂急剧增加。近10年内,湘东仅形成一定规模的瓷厂就多了40多家。无长期规划,无研发机构,无换代产品——大批“三无”企业的衍生只为从市场中分一杯“羹”,图的是迅速赢利、发家致富。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发的后果必然是恶性竞争。

    近年来,湘东近邻醴陵日用陶瓷业迅速壮大,“西气东输”工程为当地陶瓷业发展带来了充沛的能源……部分资金、技术、人才的悄然西流,使湘东人意识到,环境不改善、产业不整合,湘东工业陶瓷的“金招牌”危在旦夕。

    2006年初,湘东区成立了陶瓷产业聚集区,并在区内成立了江西省工业陶瓷研究所和填料设计中心。在已有品牌、销售网络和产业规模、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整合产业资源,通过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大幅度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竞争能力。聚集区计划在5年内引进企业100家,实现年产工业陶瓷50万吨、销售收入50亿元。目前,区政府明令年底淘汰的陶瓷企业达46家,其余128家则以独立或者重组的形式进入聚集区,进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湘东区负责人指出,建立聚集区的终极目的,是把聚集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塔填料、塔内结构件的制造基地;国内工业陶瓷技术研发及专业人才聚集高地;工业陶瓷节约型生产的成本洼地和清洁生产的工业绿地。”

    如今湘东拥有工业陶瓷企业318家,陶瓷总产值达420万吨,产品销售收入达164.8亿元,工业陶瓷行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7.5%,产品份额占全国的70%。

    齐心协力创未来

    干群齐心协力将湘东建设成为中国工业陶瓷之都,致力将基地打造成世界最大、国内最强的工业陶瓷生产基地和全国的经济转型特色基地。2006年8月,湘东区开始破土动工兴建“萍乡陶瓷工业基地”,三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基地完成投资4.5亿元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一期4.5平方公里基本完成。已经签约引进企业54家,签约资金47多亿元,新投产的企业达到20多家,动工建设的有10家。基地二期建设框架已经拉开,园区主干道已拉通。

    随着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也相继到位和完善。基地争得了享受江西电网销售电价的政策,专用铁路线动工在即,成立了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全市工业陶瓷商会、萍乡市陶瓷研发检测中心等。同时,全力发展循环经济。萍乡市陶瓷产业基地的建设理念就是“规模型、环保型、生态型、科技型”,为循环经济搭建了一个宽大的平台。投资近6亿元新建弘源煤化工有限公司、冠能燃气等生产清洁能源的公司,日供工业用气超600万立方米。

    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还注重对品牌的建设,加大了和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多年来,湘东区工业陶瓷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始终难掩“企业多而不强、技术粗而不精”的尴尬。究其原因,在于产品缺少科技含量。为了推进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实现陶瓷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劳动力型向科技型转变,从乡村手工向“湘东创造”转变。因此,该区把陶瓷产业研发与检测中心纳入陶瓷产业基地规划的重点内容,还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业陶瓷创新的措施,设立500万元的工业陶瓷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整合资金和技术力量,从政策、资金上重点扶持一批装备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着重培育工业陶瓷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先引进具有一定实力的工业陶瓷企业落户湘东。

    此外,该区把专家学者“请进来”,一方面为陶瓷产业发展指路,为陶瓷发展“开方”,另一方面为陶瓷企业主“健脑”,带来依靠科技、不断创新的新思想。“联姻科研院校、引进技术人才”是打造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的重要战略,该区领导干部带领陶瓷企业老板,对接走访了山东等全国20多个省市80多所科研院校,全力为企业搭建科技对接平台。到目前为止,该区已与9所科研院校联合设立教学实践基地,与19所科研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平台;与43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互访机制,聘请了11名陶瓷专家为湘东陶瓷产业技术顾问。

    该区引进各类紧缺人才400多名,培养了一支近2000人的陶瓷行业人才队伍,并组建了陶瓷人才超市,进一步凸显人才效应。许多企业重用人才,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6年,龙发实业公司花费100余万元从北京、上海、湖南等地聘请10余名人才后,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产品荣获“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称号。

    该区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举措,激发了陶瓷企业自主创新的愿望。企业老板改变了“小打小闹”的眼前观念,从“要我创新”转变为“我要创新”,他们结束了“烟囱”生产历史,改用煤气燃料生产,大胆引进或升级生产设备。星达星公司引进当前国际最先进的辊道窑和配套技术,不但降低了能耗,而且产品合格稳定率超99%,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目前,落户陶瓷产业基地的生产企业,特别注重产品研发,全部成立了技术攻关队伍,90%以上建立了实验室。今年8月,龙发实业投资1.5亿元,启动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工业陶瓷威发检测中心。目前,该区已拥有工业陶瓷专业125项,获得国家级品牌8项,省级品牌16项,产品质量认定137项,多项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创下第一。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