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随即动了自己创业的念头。1994年,大三学生江南春和几个合作伙伴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自称是“苦出身”的江南春特能折腾,他可以为争取到短短15分钟的见面等候七八个小时。大学还没毕业,江南春就已经成为学生中少见的百万富翁了。
到1998年,永怡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6000万至7000万元人民币,到了2001年,收入达到了1.5亿。
创富秘诀“空巴士”理论
然而在广告代理业辛苦打拼七八年的江南春,却痛苦地意识到一点:在广告产业的价值链中,广告代理公司处于最下游,是最脆弱的一环,赚很少的钱,付出最多的劳动。作为其广告客户和好朋友的陈天桥的一席话,更触动了江南春转型的念头:为什么非要一直在广告代理的战术层面上反复纠缠,不跳到产业的战略层面上去做一些事情呢?
迷茫中的江南春,连续几天在上海“汉源书屋”思索,得出了公车理论:与其跳上挤满人的巴士,一番大打出手,好不容易获得狭窄
的立足之地,不如寻找无人的巴士扬长而去。他的新目标就是商业楼宇液晶电视联播网。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直击3000元以上月收入的“三高”(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人群,在每天至少4次等候电梯的短暂时间中,几乎强制性地观看广告,而成本只有传统电视广告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