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我县经受考验、艰难前行的一年。但过去的一年,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海西建设机遇,有为有效应对危机,实施“三做大两统筹一加强”(即:做大工业、城关、旅游,统筹城乡及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加强德台合作交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亿元,比2008年增长(下同)10%。下面,记者通过对几组数字的解读,为读者逐一剖析2009年我县交出的优异成绩单。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数字一:全县工业用电6.06亿千瓦时;工业总产值109.5亿元。其中陶瓷用电3.75亿千瓦时,增长23.51%;天然气供应2394万立方米,增长34.19%;新办工业企业123家,增资扩营55家;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陶瓷产值71.3亿元。
数字解读:我县着力打造国际瓷艺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陶瓷业创新提级;着力打造海西重要的矿产基地,努力提高矿业经济的整体水平;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洼地,努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
尤其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一场政府、企业、从业人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陶瓷保卫战去年在我县上演。我县成立了应对处置经济风险企业应急保障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业生产总调度室,举办了6期应对金融危机专题讲座,召开8次企业工作座谈会,协调解决56方面问题,还努力为企业营造低成本的发展环境:协调争取上调陶瓷出口退税率,降低陶瓷出口保险费率、咨询费,下降工业用气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生产高档日用瓷企业购买生产设备、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企业出国(境)参展摊位费分别给予补贴,对陶瓷企业增值税、所得税增量部分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中央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给予调低税收定额,对入驻工业项目区的生产性企业给予缓收或免收城建配套费、新材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9项费用;鼓励研发创新,投入208万元用于公共技术研发,新、改建电气隧道窑50条,微波烧瓷技术进入调试阶段,活性炭功能陶瓷技术完成中试,导热油烘干设备和应用添加剂降低陶瓷烧成温度技术研发成功。
政企齐心应对金融危机,我县陶瓷业咬牙挺住了,企业树立信心,形成微利微亏接单的共识,工业经济5月起逐步回升,市场得到了有效拓展。去年我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陶瓷行业名牌4个、省著名商标4件、省国际知名品牌企业4家、全省百家重点工业企业1家、使用德化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20家。举办中国酒包装设计与生产工艺创新研讨会,到台湾举办德化白瓷鉴赏展,组织参加广交会、香港家庭用品展、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承接其他陶瓷产区转移订单货值6810万美元。在国内大中城市新设陶瓷产品营销中心10家,65家企业加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全县出口交货值57.6亿元,其中自营出口(海关口径)1.39亿美元。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数字二:全县农业总产值13.3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6876元,增长7.5%。
数字解读:2009年,我县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夯实三农基础,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有机整体,做好规划,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注重以工业化推进非农化,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环城乡镇、中心集镇建设。
去年,我县强化支农惠农力度,发展小额信贷和林权抵押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题。全县支农支出12467万元,增长34.91%,其中兑付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2180万元。投入1.35亿元用于道路改造,全县水泥路达1038公里。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建成8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评为全省冬春水利建设先进县,被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稳定粮食生产,完成播种面积21.94万亩。加快发展“三黑三黄”等特色农业,我县被列为国家油茶林基地建设示范县,新植油茶林35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8400亩;德化黑鸡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新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达109家;建成我省最大的无患子苗木基地,完成育苗350亩450万株。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训3526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828人,转移就业7317人。三产发展势头良好
数字三: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2亿元,增长12.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5.8%。第三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比2008年提高3.0个百分点。
数字解读:随着泉三高速开通,我县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我县把生态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加强四个“国”字号生态景区建设管理和国际陶瓷艺术家创作基地、大兴堡美术馆等旅游项目的推介、招商、建设工作,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海峡旅游养生村,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去年,成功举办了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活动、省陶瓷艺术与陶瓷旅游品设计创新评比大赛、海峡两岸首届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中国瓷都·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艺家(柴烧)研讨会;初步建成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列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水口岱仙湖获省“水乡渔村”称号;跨越大酒店投入运营。据了解,去年全县接待游客85.9万人次,增长27.3%;旅游收入4.69亿元,增长26.8%;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旅游县”。我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餐饮娱乐、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社会中介等,不断提高三产比重,扩大消费需求,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发放财政补贴365万元。去年,商品房销售16.2万平方米,销售额5.81亿元,分别增长241.3%、251.7%;二手房交易9.03万平方米,成交额1.13亿元,分别增长8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