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窑保存基本完好
技工制作仿古陶瓷
平川陶瓷产品更新换代
规模宏大的磁窑遗址
破缸烂罐砌成围墙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不仅为流域内的农耕提供了肥美的土壤,也为华夏的陶瓷制造提供了细腻优质的陶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彩陶文明。而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古文化的甘肃,其所辖的白银市平川区陶瓷业,在西部的陶瓷史上,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仍然矗立在平川境内规模宏大的古窑遗址——瓷窑,如同一幅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反映着昔日甘肃制陶工业文明的辉煌,折射着数千年来中国西部陶业的沧桑巨变……
残垣断壁低吟昔日辉煌
近日,记者从平川城区出发,沿着宝积山煤矿向东北方向行进,一路翻沟越岭,在距红土洼以西3公里的地方,便看到了位于一峡谷北旁沉睡了千年的西部制陶故地——磁窑。
磁窑的天是阴沉的,一如峡谷两岸的青山。不时飘下的雨滴在谷底形成汩汩细流,轻快地在脚下的石缝里穿梭。沿着山路向北而上,行至山腰中间的一片开阔之地,便进入了磁窑遗址。俗话说,靠山吃山。在磁窑遗址的中部,历史上也是这里的交通枢纽地带,一片规模宏大的宅第废墟进入眼帘,这也是当时瓷窑最大的窑主所住之处。尽管满目疮痍,但残留的大量残垣断壁和堆积如山的陶砾瓦片,却依然掩饰不住当年此地陶业生产的辉煌。在该废墟不远的地方,则有一块石碑矗立祭台之上。当地史学研究者李翔林说,这就是窑主们在烧窑之前,率众前来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安全的所在。
沿着山路向东继续行进,不久便到了窑场。这里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磁窑遗址之一,也是当时窑主们专门用来生产陶瓷制品的地方。三座红褐色的古窑和两根粗大的烟囱巍峨相连;在古窑外面的周围,则是遍地的瓦砾,堆积的残陶。从窑内向顶上的风孔望去,满眼则是灰烬后附着在内壁上的黑色焦油;北面的山腰处,是早已断壁残垣的老君庙,似乎仍在默默地守望着磁窑千年来的风雨沧桑。
与历史资料记载中的集市交易的喧嚣和陶窑生产热闹的场景相比,如今的磁窑除了牧羊人居养的狗吠之声和对岸煤场货车发动机的隆隆之声外,显得有些寂静落寞,更可以说是颓废和荒凉。
历史残存见证千年陶史
陶瓷产业是平川最为古老的传统产业。据平川区共和镇黄茅沟发现的古先民陶窑遗迹推断,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平川区境内就开始烧制陶器,属马家窑文化范畴。该区种田乡石沟古墓出土的彩陶和灰陶,西汉鹯州城遗存的大量黑粗陶排水瓷筒,以及鸭沟水、黄湾、老庄汉墓出土的食品罐、万年灯、陶灶等陶制品,均为本地瓷窑烧制,显示出了当地陶艺工艺的较高水平。特别是鸇州城排水陶筒形制虽然粗糙,然而接口吻合度良好,可见古人极其重视陶瓷的实用性。从出土的距今五千年历史的变形鸟纹双耳彩陶罐、马家窑边彩陶盆,以及出土的大量汉、宋、元代陶品可以看出,古代平川的彩陶质地坚固,彩绘细致,图案多变,有着相当成熟的制陶技艺。
唐宋以后,平川的陶瓷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从北掌山下红土洼陶窑遗存的碗片看,至迟建于宋代,工艺亦有较大进步,以黄土釉为主的缸、盆、碗、灯具等日用品是红土洼陶瓷业的主要产品。红土洼的陶土存量大,有红、白、黑、黄、青等各种颜色,既有粗陶土,也有细陶土,发展陶瓷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明代以后,随着移民屯边政策的实施,平川区境内人口也得到了很快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陶瓷产业,初步形成了声闻西北的较大规模。距红土洼以西3公里的地方,地面开阔,泉水旺盛,邻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及陶土资源,大批陶窑开始兴建,这就是磁窑。磁窑遗址存窑至今仍然可以烧陶。
十八省人曾来平川磁窑谋生
磁窑制陶用的陶土,在l公里以外的窑儿湾、石沟门、泉子湾等处采掘。工人们将陶土用牲畜驮运回来后铺摊在场地上,由牲畜拉石磙碾碎,然后过筛,再将筛底的细土送进作坊用水搅拌,使之成为适合制坯的陶泥。等坯器修旋制好后,再搬到室外晾干,上上釉子,等釉子晾干后装进窑内,点火烧焙四五天后方可出窑。
民国时期的制陶工具极其简单,主要有挖陶土使用的镢头、铁锹,加工陶土的石磙、铁丝筛,作坊使用的泥叉、石轮盘、木水桶、抬杠、麻辫等。产品则全部为粗陶,如缸、盆、碗、罐,古式油灯的灯柱子、灯碗子,殡葬用的立灯盏、食品罐、猫儿灯,还有装烟片的竹节盒,红缨帽帽盒子及肖形儿童玩具等。磁窑生产的陶器,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会宁、条城、榆中、兰州、西吉、海原等地,在兰州尤以红大碗备受欢迎。
磁窑人世代以烧制陶瓷为主,往往从八九岁开始,就从事陶瓷产业,因此其报酬也是陶瓷产品。人们把拥有陶窑的人称为窑主,或掌柜的,称窑主家为磁户。每烧好一窑产品后,即按种类,窑主分六成、工人分四成。分到产品后,或自行销售,或去兑换成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20世纪40年代之前,磁窑只有任宝善一家窑主,共有2座窑,30间作坊和5盘制坯的石轮。其后,由于生意兴隆,磁窑窑主逐渐达8户之多,窑亦增至10座,作坊有108间,石轮18盘,一片红火兴旺的景象。
由于磁窑人的日常生活和陶瓷密切相关,因此,许多磁户家的围墙、厕所有的也是用破缸烂罐子砌成。清代以后,磁窑逐步形成了以陶瓷为中心,兼营煤炭、白灰、石灰等日常用品及建筑材料的综合集镇,一度商贾如云,兴盛之极。传有吉林、云南、江苏、安徽、河北、青海、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十八省的人前来磁窑谋生,有“旱码头”之称的美誉。
平川陶瓷产品曾经享誉全国
随着时代的变迁,1952年,靖远县成立了磁窑互助工作组。1956年,成立了“靖远磁窑陶瓷生产合作社”。1958年4月,合作社改名为“靖远磁窑陶瓷厂”,从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营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手工搅轮和陶土加工的繁重劳动逐渐被机器代替。1962年,该厂试制出了茶具、酒具和蓝边碗等细瓷产品。次年,厂区开始通电,随即购置球磨机、滤泥机、挤泥机、小制缸机、制管机、运输汽车等生产运输工具,陶瓷生产逐步走向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到1972年,全厂工人达468人,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0万元。1972年,国家投资500多万元,在长征以西的鹁鸽滩选址,新建厂房。厂名也改称为“靖远陶瓷厂”。新建的陶瓷厂,将罐形窑改为隧道窑、隔烟窑。陶瓷生产也从运输、制坯、烘干到上釉、烧装基本实现工艺流程的机械化。
1985年,随着白银市恢复建市、平川区建区以来,伴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平川的陶瓷产业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传统到现代、由兴盛到萧条再到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90年代,靖远陶瓷厂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奠定了平川西北陶瓷重镇的地位。鼎盛时期有8个分厂,3000多职工,总资产达1.5亿元,生产各种日用陶瓷、卫生瓷和墙地砖。该厂生产的“格威”牌产品畅销西北五省区,设计生产的汉马镂金酒具、茶具、文具荣获全国旅游纪念品、内销工艺品优秀设计奖,反弹琵琶茶具荣获甘肃轻工产品百花奖设计二等奖,并作为礼品馈赠国际友人。世界级民间艺术大师阮文辉先生曾在企业体验生活,设计的铁锈红陶瓷葫芦,艺术价值极高。与此同时,平川区装饰陶瓷厂和一批传统的陶瓷作坊逐步兴起,陶瓷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陶瓷市场空前活跃,逐步又享有了“西北陶瓷工业城”的美誉。
上世纪90年代末,平川区内陶瓷企业投资主体单一、机制不活、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的矛盾凸显,企业相继停产,上亿元的厂房和设备几近闲置,职工就业困难,一度兴盛的平川陶瓷业跌入了发展的萧条期。2006年11月,靖远陶瓷厂改制,成立了白银陇烨陶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日用陶瓷、仿古陶瓷、艺术陶瓷、装饰陶瓷和耐火陶瓷等6大类陶瓷产品,尤其该厂生产的仿古陶瓷在仿制的同时,注意艺术的再创作,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价值,产品远销东南沿海各地,部分产品还出口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