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闽鲁粤等地陶企聚河南内黄 大规模建生产线

发布:2010-4-6 14:12:51  来源: 《陶瓷信息》 [字体: ]

  在近年来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建陶产业大干快上的背景下,后来者河南内黄县的建设速度之快引起了广泛关注,它能否抓住建材下乡的政策机遇后发制人呢?

       “内黄速度”

       一辆辆卡车呼啸着卷土而过,大片被圈起来的土地上到处是人,数十辆挖掘机在不同的施工现场轰鸣,楼房、厂房在迅速地长高、扩大。在卷着漫天沙土的春风中颇为壮观……

       这是3月28日,河南省内黄县陶瓷产业集聚区。

       “这里原来是一片沙土地与麦田,感觉一下就冒出了这么多陶瓷企业。”采访中,当地村民向记者回忆,而这样的变化仅仅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当地人与陶瓷产业相接触是在2008年的6月。当年6月19日上午,安阳中福陶瓷生产线在内黄县正式点火。中福陶瓷由福建客商陈道兴等人投资创办,占地415亩,计划总投资4.6亿元,建设6条高档地板砖生产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地板砖、墙面板等陶瓷产品1600万平方米,预计年实现产值6.4亿元,创利税9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中福陶瓷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项目将在2010年年底全部完成,年可产高档地板砖2400万平方米。

       至此,揭开了陶瓷企业入驻内黄的序幕,不过让当地人没有想到的是,发展的速度竟如此快。

       2009年,内黄县在此基础上,强力实施以情招商、以商招商,而招商的重点就是陶瓷产业。内黄县政府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当地政府曾因此多次到福建闽清、山东淄博、辽宁法库、广东佛山等陶瓷  产业基地实地考察、招商引资。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7月份以来,先后引进并开工建设了总投资37亿元、建设37条生产线,包括日日升、万佳乐、福惠、新南亚、中福、粤华陶瓷等陶瓷项目。这些企业来自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地,同时,有意向投资的20条生产线正在洽谈。“今年4月底,将有12条生产线可建成投产。”内黄县上述人士说,内黄县陶瓷产业的现状可以用“蓬勃发展、星火燎原之势”来形容。而在业界看来,内黄陶瓷产业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被称之为“内黄速度”。

       记者从内黄县有关部门获得的权威数据表明,目前,包括已入驻陶瓷产业聚集区的中福、日日升、新南亚等5家企业,投资均在亿元以上。预计到2010年年底,集聚区内可建成30条生产线,达产后将新增工业增加值22.6亿元。届时,内黄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达到44亿元。

       因穷而变

       内黄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河南省安阳市,人口72万,县域面积1161平方公里。据记载,内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汉高祖九年即公元前198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和帝喾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即使如此,内黄在历史中仍显得默默无闻,特别是走到今天,拥有如此丰厚历史积淀的内黄在经济上更是显得浅薄,内黄人物质上的享受远不如精神上来得舒服。

       “内黄是一个平原农业大县,农业是内黄的特色与优势。”内黄县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内黄农业结构调整位于全省前列,素有“南有扶沟、北有内黄”的美誉;林木覆盖率达到36.4%,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省首批生态示范县。“但政府财政与当地百姓还是穷。”上述人士感叹,内黄县经济发展放到安阳全市及河南全省的格局中审视,长期处于非常落后的位次,2007年在河南省综合实力排名居第98位,除农业、林业外,其他指标排名基本在全省100名之后。该人士向记者举例,2009年,内黄县生产总值91.2亿元,其中,一产34.5亿,二产35.9亿元,三产20.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38:39:23。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亿元,财政支出10.82亿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采访中,安阳新明珠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崇海告诉记者,他原来对内黄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初到内黄的时候,入住的是县委、县政府的内黄宾馆,因为在当地再也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宾馆,即使这样,宾馆的客房里面充满了浓浓的霉味。“我当时入住了很长时间,也难见到有其他客人入住。”陈回忆说,而他们则成为当时该宾馆入住人数、时间最多最长的一批客人。这也印证了内黄的寥落。

       穷则变。内黄县不得不开始寻找自己未来的出路,但内黄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路又在哪里?

       为什么是陶瓷?

       陶瓷。

       2008年9月18日,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郜军涛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打造中原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和中原最大的建陶集散地,是内黄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作出的重要决定。在业内人士看来,其所说的“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更多的是指外地发展陶瓷产业成功所带来的效应。

       安阳市一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辽宁法库发展模式是内黄发展的定位。该人士说,法库也是一个农业大县,6年前与内黄目前经济状况相近,自2002年发展陶瓷产业以来,已引进138家陶瓷及配套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6亿元,相当于内黄县2008年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达到了7.8亿元,是内黄的6倍,陶瓷产业为拉动法库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让法库人尝尽了甜头,法库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五的陶瓷产业基地。除此之外,广东佛山因陶瓷产业,工业总产值614亿元,仅陶瓷产品出口总值高达14.9亿美元。而距离内黄不远的山东淄博,其因陶瓷成为全国知名的陶瓷产品、技术、信息、交易的交流中心。“这些成功证明让内黄当政者看到,发展陶瓷业不仅可振兴地方工业,还可以拉动商贸、物流、餐饮等相关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       陶瓷产业在全国的重新布局也让内黄看到了机遇,位处中原地区的内黄凭借区域优势开始亮招。据内黄县资料显示,内黄县地处中原,西距京广铁路65公里、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东距阿深高速公路12公里,北临安南高速公路4公里,南临濮阳高速公路22公里。东临油城濮阳市,西临煤城鹤壁市,距安阳市50公里。境内2条高速公路、6条省道和数百条农村公路经纬交织,形成了十分便利的交通路网。采访中,安阳新明珠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崇海告诉记者,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陶瓷企业的竞争也不例外。陈崇海介绍,粘土、石英砂土等陶瓷生产原料在内黄方圆100公里范围内均可实现,而内黄地势平坦,沙、碱等贫瘠土地多,有利于陶瓷产业规模化发展,这是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个很重要条件。

       不仅如此,内黄县委、县政府在发展陶瓷产业上下足了力气。“遇到困难,县长替我我们企业跑腿。”陈崇海说。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保证企业顺利建成投产,内黄县提出“难,县长去做难,不能让客商作难”,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四个班子领导任副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做到县级领导在一线指挥,责任单位在一线服务,职能部门在一线协调,困难问题在一线解决。在内黄陶瓷界流传这样一件事:日日升、万佳乐、福惠3个项目从签订合同到完成土地勘界、附属物清点、补偿兑付、围墙建设仅用了20天时间,从围墙建设到主体厂房基本竣工仅用了2个月时间。

       内黄要让陶瓷成为其无法绕过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离“瓷都”有多远?

      “中原瓷都”的设想破茧而出。

       在内黄人眼中,打造“瓷都”算的都是经济账。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而在内黄县所在中原市场在6亿平方米以上,消费群体辐射范围可达800多公里,涉及武汉、石家庄、北京、天津、西安等区域。今后10年乃至20年内,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的大量需求,仍将使中国建陶行业每年保持10%左右的速度稳定发展。内黄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条陶瓷生产线占地85亩,投资1亿元,产值3亿元可直接用工500人,带动就业1500人,年可生产抛光砖600万平方米,县级财政收入300万-500万元。经初步估算,今年4月底,12条线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工业增加值9.5亿元,增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00万元。到2012年底,100条生产线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工业增加值75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是2008年的4倍;三产增加值达到40亿元,是2008年的2.3倍;增加工业税收3亿元,带动第三产业税收6亿元,增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5亿元,增长374%;新增工人5万人,带动就来15万人,为农民创收3.9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200多亿元,比2008年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以上。“相当于三年再建一个新内黄。”该负责人颇有信心。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内黄县对“中原瓷都”的规划分两个阶段,其中2009年至2012年为第一阶段,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生产线100条,企业主营收入达300亿元,中、远期规划是在2013年至2020年,面积7平方公里,生产线100-150条,企业收入600亿-750亿元。“最终建成12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集聚区,把内黄打造成立足河南、辐射全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该负责人说,内黄陶瓷产业建设要求起点高、严规划,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引进企业全部采用国内最新生产技术,项目投资强度达到每亩120万元,产品除中高档地板砖外,还有卫生洁具、工艺陶瓷等系列产品。

       当然,打造“中原瓷都”需要的不止是这些。

       “企业发展需要一个集群效应,其中产业链的延伸是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安阳新明珠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崇海说,好在内黄县在此的整体方向已经勾画好,涉及陶瓷物流、陶瓷包装、陶瓷会展、陶瓷文化等相关配套产业。看得出当地政府对“中原瓷都”势在必得。

       记者获悉,内黄县目前又与国内最大的民营陶瓷企业广东新明珠集团以及蒙娜丽莎陶瓷公司等签定了投资意向,力争在引进高科技陶瓷企业上取得突破。

      “中原瓷都”已奔跑在路上。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