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服务创造“富得速度”
“我们企业是集聚区‘保姆式’服务的受益者。为了保证我们的生产线在2月底正式点火,集聚区专门协调电力部门到我公司对用电线路进行设计,公司的用水、用工、办理各种手续等,他们都有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在隆隆作响的生产车间,已于3月15日正式投产的河南富得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久鑫喜笑颜开。
为了强化服务意识,加快推进服务体系建设,集聚区提出了“两个零接触”,即企业与相关部门零接触、企业与当地群众零接触,就是凡是涉及办证、执法、手续办理这些事情的,由集聚区代办或带领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办理;凡涉及农村农民的问题,由集聚区负责协调、沟通,给企业节省了时间,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建设。同时,集聚区完善了夜间值班制度、工程进度周报制度、项目联络员制度等,大力推行上门服务、适时服务、预约服务以及全程代理的“保姆式”服务。“我们的同行也在内黄、洛阳、山西投资了这样的项目,我是最后一个签约,但却是第一个正式投产的,比他们早了快两个月了。”刘久鑫说,该项目从进地建设到点火、生产,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这种速度在我国陶瓷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家称之为“富得速度”。
搭建平台延伸服务
“通过集聚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俺村村‘两委’跟企业建立了联系。企业只要一有用工消息,村里就组织村民到企业工作。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都很高兴。”石林镇黑家岗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庆说,这得归功于集聚区搭建的平台。
据了解,这样的贴心延伸服务不仅惠及了当地百姓,也给企业带来了实惠。集聚区在制订产业工人培训计划时,特别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培训,加强与技术院校的沟通联系,聘请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培训,同时还争取在一些院校开设陶瓷专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训。
“我们还要加快集聚区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酒店、超市、宾馆等,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负责此项工作的山城区委常委陈跃民介绍说。
下一步,集聚区将继续抓好广东佛山、福建闽清等地的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在竣工投产12条陶瓷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开工建设18条生产线,达到30条生产线规模,并确保4家配套企业竣工投产;力争引进陶瓷生产线20条以上,使集聚区签约陶瓷生产线达到60条以上,5年内达到100条生产线规模,倾力打造中国中部陶瓷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