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之美表现在其五彩缤纷的彩釉,优美多姿的器物造型,精致奇巧的装饰手法和细腻华美的装饰图案。彩釉作为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展示着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颜色釉瓷温厚而含蓄,呈现出明澈与幽静的意境,凝结着古拙与朴素的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颜色釉种类尤为丰富,釉色多达几十种,呈色不同、格调互异,却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清乾隆时期的《南窑笔记》关于制釉工艺记载:“夫釉水配法,非有书传,亦无定则,法多配试,自有独得之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色之诡怪,奇异不一,而足千变万化,俱成文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古代陶工取天然原料,经火力炼造,使得釉色天然所成,无累赘修饰,以其本色之美,展现釉之天姿,表现出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颜色釉瓷的发展是以清代康雍干三代的色釉瓷为最高水平,清代色釉瓷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发展,其烧制技艺纯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推陈出新,创烧品种繁多,制作工艺精湛。色釉瓷不重彩饰,而以造型、釉色取胜,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展现出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
雍正瓷器承袭康熙朝制瓷工艺,并不断发展。雍正朝是清代瓷业生产的巅峰时期,雍正十三年唐英撰写的《陶成记事碑》记雍正六年至十三年的八年中,景德镇御窑仅仿古及新增的釉彩达五十七种之多,最为突出的是颜色釉、珐琅彩、粉彩及仿古瓷艺术成就最高。雍正瓷器素有精细典雅的艺术风格,颜色釉瓷的烧造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体现出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
松石绿釉雕番莲八宝图长方形花盆尺寸为15×25.5cm,长方形,撇口,宽沿,深腹,案几式足。器内及外底施松石绿釉,器外壁雕番莲八宝纹,相间排列。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个器形端庄规整,彩釉艳丽,刀工犀利,纹饰活泼自然,为清代雍正官窑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