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
扬州明代青花瓷媲美京宁

发布:2010/5/7 9:02:22  来源: 扬州晚报 [字体: ]

 

  随着“南澳1号”古沉船出水,那些隐没在海中数百年的明代青花瓷得以重见天日。昨天,我市青花瓷鉴赏专家梁剑铭告诉记者,其实“南海1号”中出水的那些瓷片或完整器物,扬州都有过。在扬州双博馆中就收藏着三件国宝级明代陶瓷,分别是明永乐年间甜白釉暗花双凤纹梨式壶、明宣德年间的青花一把莲瓷盘、青花菱口莲纹瓷盆,都是镇馆之宝。

  集散地  扬州明代陶瓷贸易发达

  扬州双博馆馆长袁淮告诉记者,到明万历时期,窑瓷业已发展到了成熟时期,尤其是景德镇的陶瓷最受欢迎。扬州自唐代以来就是陶瓷集散地,有许多窑址的陶瓷器都是通过扬州转运出去的。因为当时运输主要靠水路,扬州濒临运河、长江和出海口,南来北往,漂洋过海都非常便捷,所以扬州明代出现全国各地窑口生产的陶瓷也就不奇怪了。

  梁剑铭认为,扬州明代贸易繁荣,从传世或出土的青花瓷来看,扬州的青花瓷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足可以与北京、南京抗衡。他就曾在扬州看过外销的“克拉克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运河西岸一明代建筑遗址,就出土了大量明初到成化年间的青花瓷残件,明代晚期蒋家桥一带由于水道交错,所以晚明青花瓷变得常见起来。梁剑铭说,明代早期,瓷器的大量输出恐怕与郑和八次远航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放时    考古队员发现明紫砂壶

  扬州博物馆的老考古队员吴炜向记者讲述了珍藏在扬州双博馆中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代大彬款六方紫砂壶的发掘经历。

  “大彬”紫砂壶是由扬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蔡起下放江都时发现的,其时邻村的一位农民下地劳动时,遇到了一座小型明墓,遂私自将墓挖开,只取了一只壶带回家。老蔡看到此壶后,就请村民带他到墓地察看,并雇了几个民工又将墓清理了一遍,结果又出了一方砖刻地券。

  这件紫砂壶发现时间是1968年,地点是江都县丁沟洪飞大队郑王队所在地域。这件紫砂壶有明确的发现日期和出土地点,有作者的名款,而拥有此壶的是一位曹姓的平民百姓,反映紫砂壶的使用,在明末已经比较广泛,并不限于文人士大夫。此壶造型精粗并存,周正敦实,较之传世大彬壶给人一种特别的朴实,这是符合紫砂茗壶发展规律的,为辨别传世大彬壶的真伪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们不妨把六方紫砂壶视为万历型标准器。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呵护一生情侣杯
特价:199
国色天香12头茶具
特价:39
夏荷玉瓷养生杯
特价:168
小圆满玉白石
特价:88
事事如意
特价:199
欢喜就好
特价:199
清心12头功夫茶具
特价:39
小#腰鼓
特价:99
红牡丹泡茶器
特价:95
茶艺人生7头
特价:125
雅致飘逸壶
特价:135
马踏飞燕
特价:68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主管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科学技术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