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踏入一条波光粼粼的溪流时,就会有青花瓷片浮出水面,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在水中荡漾。
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出现在科幻小说和3D电影中,而是日前在世博江西馆景德镇展区所展现出的“实景”。
在展区现场,记者遇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老人,在互动投影墙前久久驻足,向工作人员潜心学习描绘青花纹饰的手法。记者跟随这位老人一道,从描绘纹饰起步,记录老外心中的“新青花文化”。
中国风大热
“中国现代艺术并非拷贝西方,近年来,美国和欧洲正掀起中国文化热。中国文化热表现在美食、艺术、思想、社会习俗等诸多层面。”谈起中国文化,这位老人见解颇丰。
对于眼前的青花瓷片场景,老人更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说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是建在一千多年大小瓷窑留下的瓷器上面的,无论是在古窑博物馆还是在窑里古镇,只要一低头,就可以看到脚边都是各式各样的碎瓷片。
记者从江西馆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江西馆景德镇展区内通道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营造了一种奇幻动感的交互体验。
在江西馆景德镇展区的这面互动投影墙上,展示的就是青花与建筑的创新想法,随着参观者身体的动作和手势的变化,墙面的建筑上会蔓延出精美的青花纹饰。目前这项创举已经在东渡国际集团在上海的房地产项目上得到了应用,该项目名为“东渡·青筑”,位于上海市青浦区。
“最近几年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多老外在学中国话,青年人又开始读《论语》,全球都吹起了中国风。”在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李海林的眼中,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今天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的临界点。
别样的青花情怀
青花又名“白地青花瓷器”,别名“釉里青”、“白釉蓝花”,属于釉下彩瓷的一种,它是用钴矿为原料,先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300℃左右高温一次性烧成,使得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
成品青花瓷呈现出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明净素雅、永不褪色、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青花瓷虽色泽单一,但较五彩更显清丽、隽秀,千百年来广为众人所爱,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美誉。
事实上,提取青花瓷器纹饰做为建筑空间设计的主导概念,是近年来建筑设计的一个趋势。在瓷器中寻找灵感,让其散发出一种别样风情,通过形态与空间的规划,让传统原素自然溶入环境当中,重新诠释生活状态。
“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某种情结需求,是东方审美趋向的青花建筑空间的一种新创作思考,也是新文化地产的全新尝试和突破。”业内人士指出。
青花情怀的背后,是历史文脉传承、东西文明交融和时代精神创新的三位一体的产物,她是人类历史演进中最具珍贵价值的内核,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积极的、最理性的适应和反应。
另一重建筑梦想
挖掘传统中国元素的潜力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之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融入建筑,如何在现代建筑中传承民族精神?部分有先见之明的开发商和本土建筑设计师正在进行一次有力的尝试。
这位美国老人和记者有着同样一个疑问?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中,东渡国际集团缘何衷情于青花,青花的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一重建筑梦想。
对于这个疑问,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李海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青花艺术是中华文明毋庸置疑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低调、儒雅、淡泊的优雅体现。
“这些都是我们想要倡导的内涵,我们期望未来的建筑产品,不仅单纯的满足居住生活的物质需求,更能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佳作,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渴望。同时,青花艺术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必将对景德镇的陶瓷建材工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李海林强调。
从韬光养晦中走出的中华民族开始励精图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初露端倪。青花艺术和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结合,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大课题、文化的大碰撞、跨界的大融合、审美的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