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品买家中,中青年投资者日益增加。文博会分会场之一、世纪工艺品广场副总经理刘薇指出,以前的投资者往往是50、60岁的老者,多数在退休之后以收藏古董消遣。但现在投资者年龄正在日益年轻化,投资意识占重要因素。
刘薇介绍,越来越多购买艺术品的人仅有30、40岁,或在证券公司、银行等高薪行业就职。「他们的投资取向都较为单一,要么股市,要么楼市」,不过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购买艺术品既实现财富增值,又可陶冶身心。她形容,近期接触到的投资者热情异常高涨,进入活跃期,不少金融界专业人士打算另立门户,专门投资艺术品。
内地越来越多普通市民进入收藏领域,也引起台湾工艺品大师的关注。来自台湾陶艺工艺的美术大师林明德表示,一款名为《鬼谷子大山》的青花瓷,拍卖价仅100万元,却以2亿元的高价成交。东莞首富王文城每年都会出资30余万用于陶瓷收藏品,自己当前的客户群中房地产老板超过四成,平均年龄在37至40岁之间。
赝品泛滥 投资有风险
林明德提醒,收藏市场鱼目混珠,赝品泛滥,对于新生的收藏爱好者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加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文物鉴定知识。
虽然艺术品保值较为稳定,但亦有相应的风险。刘薇表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在于有没有鉴别技巧。专业的陶瓷、玉石买家,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现当代艺术品,尤其是国画,则需要对画家的潜质做分析判断。以画作为例,买家可以观察画家的初期画作到当下的画作有何进步,以判断该画家的发展潜质。她指,有美术学院的画家5年前画作约为800元一幅,现已升至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