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国内动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陶瓷产业布局切莫重蹈覆辙

发布:2010-5-18 14:16:57  来源: 搜狐家居 [字体: ]

  近期,《经济观察报》以《“北方瓷都2012”  建陶产业关停一半》为题对山东淄博瓷区进行了整版报道,淄博地方政府紧急出台《淄博市建筑陶瓷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明确规定:到2012年,淄博建陶的年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12亿平方米控制到7亿平方米以内,也就是说将有半数建陶企业在这次行业大整顿中被关停。追本溯源,此次重拳整改的导火线依旧是环保问题,淄博虽有“北方瓷都”之誉,但当地建陶企业目前仍是以贴牌生产为主,因而付出了污染大、耗能高的巨大代价,却只收获了产值低、税收少的产业成果。以2008年为例,全市建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综合能耗却占到了13.3%。;全市建陶产业总产值3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70亿元,税收却仅有两三亿元。

  “北方瓷都”淄博的尴尬现状,让人不禁想起了三年前“南方瓷都”佛山痛苦的整改。所幸佛山作为陶瓷行业龙头,根基稳健、配套完善,在腾笼换鸟之后,建陶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并未出现产业“空心化”等令业界人士担心的问题。即便如此,佛山陶瓷和佛山不少建陶企业仍在在整改升级中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作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集群中的“一哥”与“二哥”,当年佛山伤痕犹在,而今淄博又添新痛。笔者以为,如果新瓷区再走佛山、淄博这些老瓷区的旧路,再不改变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陶瓷产业就可能永远无法避免这种游击式的产业被动转移。放眼全国,当前面临整改升级乃至搬迁停产危急的又岂止是淄博一地,诚如下一个佛山是淄博——那么下一个淄博又会是何地呢?晋江?夹江?清远?法库?高安?景德镇?宝鸡?……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也许有人会认为笔者故作惊人之语,毕竟,纵观全国一众瓷区,当前在机器轰鸣、烟囱林立之中仍不乏山清水秀之处。然而,君不见,晋江、夹江等较早发展起来的瓷区已多次重拳治污,但成效一般;法库瓷区整改的步伐已经迈出,估计不久后源潭、高安等产区整改的号角声也将吹响,而新建瓷区如景德镇、宝鸡等虽天空依然湛蓝、流水依然清绿,但不过是陶企生产线尚未上齐,污染之祸尚未尽现而已。难道中国建陶产区总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陶瓷行业污染如果只靠政府强制搬迁,那么陶业也许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归宿。迁移一地污染一地,难道要将全中国踏遍?或着将陶瓷赶出中国?其实陶瓷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通过空气自洁功能得以解除,目前瓷区生产布局的核心问题是建陶企业过分集中于一地,使当地环境超负荷导致无法治理。原因不外乎产区政府和建陶企业两个方面:产区政府在急于招商引资的同时,又想尽量减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再加之为了方便管理,因而往往无视环境的承载能力,集中建设陶瓷工业园,十几甚至几十上百家陶瓷企业集中在某一片区,导致陶瓷废水、废渣、废气集中排放,愈发难以治理;而建陶企业也是在贪图产业配套便利的同时,又想尽量减少环保设施与污染治理的投入。如此一拍即合之后,环境问题也就难以避免,直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时,政府的选择就只有勒令企业关停甚至搬迁生产线这一条路,而不管过去有什么样的承诺。到头来,政府伤神、企业伤心,而社会付出了环境被破坏的高昂代价。

  笔者曾在《中国智式》中以《疏密有致——构建“A+X”的产业布局模式》为题构想中国陶瓷产业布局,并进行了详尽分析和充分论述:即由几个产业集群(即A,如佛山陶瓷)为核心,带动和辐射周边多个产区(即X)的全新格局。在全国现有的各大产区基础上,重点培育几个产业集群,让这些产业集群连成一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构建点面结合、梯级分布、疏密有致、和谐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样既符合产业布局“分散——集中——适度分散”的一般规律,也符合中国现实国情。

  鉴于已有的深刻教训,笔者再次强调和呼吁:治理建陶产区生产线过度集中造成的污染问题,勒令升级、强制搬迁为下策,合理布局、规范建设方为良计,而政府、行业协会和陶瓷企业三者均责无旁贷。

  政府要在宏观上合理规划陶瓷产区的布局:一是不能分布在城市上风口、饮水源头;二是陶瓷企业务必适度分散,切忌过分集中,建议一个陶瓷厂两公里范围内不能再建其他同类企业,不能因为节约眼前的经济成本而忽视长远的环境效益。

  此外,陶瓷行业内各协会要代表行业积极向政府献言献策,呼吁政府加强瓷区的合理规划和规范管理,监督政府对瓷区规划的认真实施,建议不要再出面为那些没有科学规划的新建园区奠基剪彩。

  最后,陶瓷企业更需要自律,目光要长远,应主动避免进入过于企业集中的瓷区,不能贪图一时之利,扎堆建厂,否则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要充分认识到在政府面前,企业是弱者,尤其是纳税少的企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行业的一员,我们深知行业的发展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但是我们决不能再走已经被事实证明走不通的老路!惟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厂商等深度协作,立足长远、理性决策,才能真正促成建筑陶瓷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