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
租老宅3天盗掘古瓷器284件 登封挖出中原民间第一窑

发布:2010/5/23 8:43:16  来源: 东方今报 [字体: ]

    好像除了少林寺,登封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名片了。2007年11月8日,一对刚刚“出师”的文物贩子来到登封宣化镇朱垌村,他们在这儿租下了两座老宅。正是这俩人让神前极瓷登封瓷名垂史册。

  白天,和所有村民一样养猪、养鸡,干农活,夜晚,他们把大门紧闭,悄悄地在院落里“挖洞”盗掘。

  没有人会想到,短短3天时间内,这对夫妇就从院子里掏出了整整一卡车古瓷器,碎片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只知道,这些瓷器是文物,能卖不少钱。

  他们掏开的,是湮灭千年、专家苦觅无果的唐、宋曲河窑(登封窑)……

  租俩老宅,3天盗掘古瓷器284件

  民警接到消息赶到这对夫妻租住的民宅时,全都惊呆了:这对“暴殄天物”的文物贩子,吃饭、洗脚、盛溲水,甚至连喂猪用的,无一不是出土的唐宋瓷器,就连他们的猪圈里,都堆放着成堆的古瓷碎片!

  据警方了解,这对文物贩子,妻子姓王,曾于2004年拜一个文物贩子为师,学习辨别古瓷。2007年11月8日,王某听说登封的宣化镇朱垌村有古窑遗址,随便挖出一个就能卖大价钱。

  于是,夫妻二人打着“瓷器鉴定”的名义来到朱垌村。很快,他们就在村民冯某和钟某两家的老宅内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瓷器碎片。

  要发财了!夫妻俩花了2000元钱,以“鉴定瓷器”的名义租下了这两座老宅。次日,他们租来一部挖掘机,在两座老宅内挖起来,很快,3个水注、8个小白碗和4个骨碗(均为瓷器)露出真容。

  仅用了3天,这对夫妻就从两座老宅内挖出284件瓷器!

  文物专家对他们盗掘的瓷器进行了鉴定,结论为:被挖出的瓷器均为唐代、五代、宋代和金代的瓷器残片,且这两处古窑址烧制的瓷器过去均没有发现。这两座瓷窑,就是千百年来一直被古瓷专家们苦苦寻觅而不得的登封瓷古窑窑址!

  案件一时引起轰动,被人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封市首起盗掘古文化遗址案。

  错过“官家”,神前极瓷如流星划过

  说起登封瓷,不能不提到“珍珠地双虎纹饰瓶”,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国宝。

  纯净的白釉上,装饰着珍珠粒般圆润的底纹,这件传世精品就出自登封窑。

  登封窑,这个曾为皇家进献过贡瓷的“中原民间第一窑”,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太久。

  登封,地处大唐制瓷中心巩义与大宋制瓷中心的禹州、汝州之间,具备了制瓷所必需的所有条件,在钧瓷、汝瓷名垂青史后,登封瓷为何始终默默无闻?

  这里面有一个典故:话说北宋前期,曲河镇(登封)十分繁华,陶瓷业非常发达,窑场很大,绵延7里多长,烧制的瓷器风靡全国。但不久曲河遭遇厄运,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淹没了窑场,于是沮丧的工匠们离开了曲河,到禹州重操旧业。在禹州站稳脚跟后,他们在登封、禹州交界处建起庙门朝北的祖师庙,以表示不忘曲河。

  后来,就有了神前、神垕之说,登封属于神前,禹州属于神垕。再后来,汝州的汝瓷、禹州的钧瓷,攀上“官家”,成为宋徽宗的“御瓷”,名垂千古、受人追捧。

  相比之下,登封窑的珍珠地就没那么幸运了,自元代之后登封窑便湮没无闻,宛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上世纪60年代,已故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泰斗叶喆民先生先后发表观点,“登封窑=曲河窑”、“登封窑=珍珠地”遂成了学术共识。

  正是专家的定论,自上世纪60年代起,登封地界藏了千年的珍珠地瓷器残片,如今早已没了踪迹,可能都被那些慕名而来的“鉴定专家”哄抢一空了。

  瓷中极品,只能到故宫博物院官网上看

  如同它的名字,登封的“珍珠地”瓷器成品,早已成为瓷器中的稀世“珍珠”。存世的成器少之又少,就连瓷器残片也都掩埋在了岁月的角落里。

  作为登封窑的典型装饰技法,“珍珠地划花”盛于唐宋,它是借鉴了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创造出来的。此手法借助“珍珠”图案做地,加以登封优越的陶瓷原料,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釉色。“珍珠地”珍贵,宋时曾被作为贡品被宫廷使用,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珍珠地双虎纹饰瓶”是其代表作。因为存世稀少,想一睹真容,只能到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搜寻“珍珠地”了。

  遗憾的是,在中国最权威的文物机构官网上,记者并未找到“珍珠地双虎纹饰瓶”的照片。好在国内不少收藏界的网站都介绍了这尊国宝,它的照片也并不难找。“珍珠地双虎纹饰瓶”,高32.3cm,口径7.3cm,足径9.5cm。瓶形似橄榄,圈足。胎为灰褐色,施白色化妆土,瓶身刻画二虎,一站立,一行走,龇牙翘尾,均矫捷凶猛,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制作规整,线条流畅,绘画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

  令人扼腕的是,登封窑的历史名瓷工艺没能传承下来,就连久负盛名、曾作为贡瓷供宫廷使用的登封曲河珍珠地瓷器,其生产制作和烧制工艺也已失传千年之久。

  黑色幽默,农民夫妇为登封瓷“正名”

  有时候,专家的观点可以让千年瓷片消失殆尽;有时候,专家的观点也能引来更多的“文物猎人”,让更多文物浮出水面。

  许昌学院(原许昌师专)美术老师安廷瑞先生,是省内研究古瓷的专家,1998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1999年第3期的《许昌师专学报》上,刊发了安先生的学术论文:《登封市王村乡大型唐宋古瓷窑群“神前窑”址发现与研究》。

  论文发表6年后的2005年4月,禹州至登封之间修高速公路,挖掘机在登封宣化镇一带挖掘地基时,铲出了不少黑、白古瓷残片和残器,隋、唐、五代、宋、金、元的瓷片皆有;碗、盘、瓶、罐、盆、枕、执壶、盏托等俱出;白、黄、黑、褐、青、花瓷与白地黑花、白瓷加绿彩、白地划花、珍珠地划花乃至象生动物等全在。

  论文发表8年后的2007年,登封的这对农民夫妻,在宣化镇古窑遗址盗掘了一卡车瓷器及瓷片,为登封宣化镇古窑遗址提供了一次略带黑色幽默的注脚。

  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前庄遗址”(即宣化镇前庄村古窑遗址)为河南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没有人再怀疑登封古窑的价值。

  复制成功,登封瓷有望“重出江湖”

  登封名瓷,不能就这么消逝。

  但是,珍珠地划花瓷器是登封窑的代表作,传世不多,工艺却比其他瓷器复杂得多,想让这种珍品“重见天日”,难度不言而喻。

  嵩山古陶瓷研究学会会长李景洲在对登封窑研究的基础上,从收集到的标本入手,又拜陶瓷大师阎夫立、任星航为师,按照传统方式选料、加工、拉坯、上釉……

  2006年底,开始了古陶瓷复仿制品的研发,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失传千年的登封窑古陶瓷制作工艺得以恢复,一批精致典雅的古陶瓷产品被复仿制出来。

  如今,登封窑古陶瓷复仿制产品有珍珠地划花、白地刻划花及嵩山钧瓷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被历史尘封近千年的登封名瓷得以重见天日,续写着珍珠地的传奇。

  盗墓猎奇之登封极瓷

  “珍珠地”登封瓷传世稀少,目前在故宫博物院仅存两件:一件是“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另一件是“珍珠地双虎纹饰瓶”。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呵护一生情侣杯
特价:199
国色天香12头茶具
特价:39
夏荷玉瓷养生杯
特价:168
小圆满玉白石
特价:88
事事如意
特价:199
欢喜就好
特价:199
清心12头功夫茶具
特价:39
小#腰鼓
特价:99
红牡丹泡茶器
特价:95
茶艺人生7头
特价:125
雅致飘逸壶
特价:135
马踏飞燕
特价:68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主管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科学技术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