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5月22日讯 用250元能不能赚到100万?答案是可以!5月22日,记者在成都古今通宝赛宝大会鉴宝大会现场见到了年过八旬的李大爷,他就成功地用250元换回了价值100万元的一件明代宣德青花瓷,交易是在2009年的成都罗马假日广场的地摊上完成的。
“大爷,你们家发财了,这个要值100多万!”专程来蓉为四川藏家鉴宝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知宴微笑地面对坐在对面的八十七岁藏家李大爷说道。“100多万?大爷你买成好多钱呐?”不少围观的记者急迫地追问到。“250块,去年在罗马假日广场的地摊上买的!”李大爷心平气和地答道。
八旬大爷地摊上淘到宝贝
鉴宝大会虽说11点才开始,但很多心急如焚的藏家一早就赶到古今通宝中国收藏品成都交易展览中心排号等候。今年八十七岁的李大爷也带着五件藏品早早来到现场。从八十年代就开始收藏的李大爷如今家里的藏品少说也有两三百件。为参加赛宝大会,老人还叫上老伴、儿子及儿媳一起为宝贝们护驾。
八旬李大爷两百元淘到了百万元宝贝
蓝色缠枝牡丹,白色釉面,半径约十五厘米……坐在著名鉴宝专家李知宴的对面,李大爷随意地将大盘放到了桌上,“李老师,你帮我看哈!”李知宴的眼神一亮,“釉面细腻白透,蓝色缠枝牡丹工艺景致,没错,这是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大盘。”经过仔细验看后,李知宴宣布这件蓝底白花瓷盘属明朝宣德青花瓷,目前市场价值在100万以上。
价值100万的明朝宣德青花瓷大爷买成多少钱?李大爷得意地说,“这是我去年花250在罗马假日广场的地摊上买的。这有啥子嘛?我家里面上百万的东西还多哈!”李大爷说,喜欢收藏的自己对于藏品价值看得不是太重,“我又不想靠它们发大财!”
罕见大金蟾扯了名家眼
记者注意到,通常像瓷器、玉器、书画等在赛宝大会上最常见。但从泸州来鉴宝的蒋先生却亮出了一个怪家伙——陶制大金蟾。经瓷瓶收藏者、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张飞华鉴定,蒋先生这件藏品为民国仿明代陶金蟾,“金蟾在我国历代都有着招财的吉庆含意,这只金蟾的鼻子造型仿效猪鼻,猪在我国也有着招财的意思。总体来看,这件陶制大金蟾是明代款式,但器物的相对粗糙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它属民国产物。”
罕见民国时期陶制大金蟾来赛宝
虽然年代并不十分古老,但造型饱满的金蟾依然被专家鉴定是件好货,“我看了几十年文物,明代金蟾也鉴定过不少,但生平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金蟾。”张飞华称,这件金蟾腹中空,下部有个小孔,应该是用于栽花种草的盆。由于金蟾的眼部有所缺损,四脚也全部缺失,张飞华认为这件金蟾在国内的市场价格在一万左右,“如果是卖到海外,价格会贵很多,因为这种招财金蟾很吉利,他们那边特别喜欢这种东西。”
民间九成藏品是赝品
随着近年来文物市场的发展,国内民间也兴起了一股收藏热。在现场记者看到,短短两个小时里就有近百名藏家前来排号等待鉴宝。那么这些藏品中到底多少件真品呢?经过采访记者得知,在李知宴鉴定的二十一件藏品中只有四件为真品,张飞华鉴定的八件藏品只有陶制大金蟾入了名家法眼。
民间藏品为何赝品如此之多?对此李知宴解释说,“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很多人都投身文物市场,这也为一些造假分子创造了机会。同时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良,现在的赝品仿冒程度越来越高,这为投资者增了鉴定难度。”李知宴估计,目前民间收藏品中95%都是赝品。张飞华则称自己在广州鉴宝时发现,1000件藏品中真品数量不会超过10件。
那么如何才能在如此鱼龙混杂的收藏品市场淘到真品呢?李知宴建议说,投资者首先应保持心态平稳,不要抱着靠收藏一夜暴富的心理。张飞华则建议投资者应该多到国家权威博物馆参观真正的藏品,了解历史并做好基本功。最后专家们建议说,收藏品投资有一定风险,投资者投资额最好不要超过其资本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