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辉煌了800多年的清水河瓷艺如今面临失传尴尬

发布:2010-5-26 14:34:57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字体: ]

  风水宝地黑矾沟
   
    “黑矾沟,出黑矾,还有著名的花大盘。火罐钵钵油灯盏,花碗、盘碟、浆米罐、酒盅、瓷砖、大磨盘……”。建国初期,清水河县一位著名的艺人牛培绪先生的这段精彩的快板书道出了清水河县的黑矾沟是一个盛产陶瓷的地方。黑矾沟,坐落在黄河岸边,是一个山大沟深的小山村。不过,这里至今有保存尚好的宋、元、明、清古窑址群20多座,2008年的时候,这些古窑址被国务院“三普”办公室列为重大新发现之一。说起这黑矾沟的历史来,清水河县文化馆的馆长王增文是这样向记者介绍的,他说,别看这个小山村很偏僻,但是,这黑矾沟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是一个盛产日用白瓷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瓷业为生。黑矾沟的陶瓷生产规模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粗放型到精细实用型的转变过程,尤其是以张氏家族的业绩更为突出。历经十一代人的努力,黑矾沟的白瓷在上世纪末,代表清水河的建材产品大批量地进入了北京“亚运村”,并出口到日韩等国。不但如此,黑矾沟的优质粘土在全国那也是很有名气的。建国后,江西的景德镇,江苏的宜兴,湖北的黄冈,河北的邯郸等地的专家曾多次来到黑矾沟实地考察,对这里制造陶瓷的原料土是赞不绝口。
   
    “黑矾沟古窑址群的发现,对研究宋、元、明、清时北方瓷系以及蒙、汉交界处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诸多方面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5月20日,站在黑矾沟南面山顶上的王增文指着脚下的古窑址这样对记者说。黑矾沟位于清水河县的西南部,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记者看到,这些古瓷窑群坐落在一条长约2500米的季节性河谷内,坐北面南依坡而建。在周围的一些村子里,许多村民的院子里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陶瓷缸,有的村民甚至把这些大缸并排连起来当作了院墙。在村民张三娃老人的窑洞里,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陶瓷日用品应有尽有,老人看到记者对这些盘碗十分感兴趣,便嘿嘿一笑说:“你要是不嫌沉,走的时候拿上两个,你们城里人看这些稀罕,咱们这村子里的人根本就不当回事。”说到这地方的陶瓷时,这位土生土长的老人显得有些兴奋。他说,20多年前的时候,这一带是很热闹的,加上流动的人口足有近万人,每天来拉运陶瓷的车辆一排一大溜。“那个时候可红火呢!人多干啥都能挣上钱,不像现在,见个生人(指外地人)都难。”而王增文介绍说,黑矾沟的古瓷窑址是我国北方“瓷州窑”系列的杰出代表,清水河陶瓷历史悠久,从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出土的一些文物推算,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之前,距今至少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的影响力较大,而曾经的辉煌通过这些古窑址依稀可见。
   
    说到清水河县的陶瓷,就一定要提到居住在这里的张姓人家,因为正是张家的一大批老艺人成就了清水河陶瓷的一段辉煌岁月。张家瓷艺在黑矾沟颇受推崇。从张发开始的后六代人仍孜孜不倦地追求,含辛茹苦地探索,为振兴内蒙古陶瓷和清水河制瓷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家的第八代陶瓷手艺传承人张志义和张四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后,就一直担任清水河陶瓷厂的多种职务直至退休。据王增文馆长说,就在去年,县里的文化部门在拍摄《张家瓷艺》的时候,年逾九旬的张志义老人还为他们亲手制作了黑矾沟远古时代所生产的陶瓷系列产品呢!
   
    这里特别要提到已是古稀之年的张选老人,他从1956年开始一直在清水河陶瓷厂工作,先后担任工艺车间、新产品研制办主任和清水河建筑陶瓷厂厂长,是中国陶瓷协会内蒙古分会的理事。2007年,张老先生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大陶瓷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张老先生心灵手巧,直到现在仍能熟练地操作手工瓷艺。他不但在制瓷技艺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在雕刻、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70年代,当地很有名气的“黑矾沟道情”和晋剧剧团就是他一手培育出来的。
   
    孤独而执着的守望者
   
    初夏的青城公园里已是绿树成荫,在青城公园的西南角,有一排外观显得有些陈旧的平房,而就在这排平房的中间,有一间房的门前挂着一块牌子:“一方土”雕刻陶瓷美术工作室,56岁的李大龙就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其实,与其说是“工作室”,倒不如说这是制作陶瓷和雕塑作品的仓库更为贴切,而李大龙在这里已经过了七八个年头了。当记者和他谈起清水河陶瓷的话题来,这位自称“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工作者一下子来了兴趣,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从清水河陶瓷的历史发展,以及清水河陶瓷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李大龙谈得很是仔细,记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清水河陶瓷的深厚感情。
   
    李大龙是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市人,16岁的时候开始师从已故内蒙古雕塑界名人文浩先生学习雕塑,之后跟随文浩先生多次去清水河县的窑沟乡实习。最初去的时候,留给李大龙的印象除了当地的荒凉外,更多的则是当地原始而又传统的制陶工艺,“都是手工拉坯,上半节是用泥条盘筑的,而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3个,模具用得非常少。”李大龙这样形容他最初见到的清水河陶艺制作过程。在此期间,李大龙认识了日后成为自己师傅的张选,在李大龙看来,后来清水河县陶瓷厂用的制陶机器和生产模具绝大多数是师傅张选制造的。“和其他人相比,我师傅的文化程度较高,这也是他能够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把陶瓷技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大龙这样评价自己的师傅张选。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大龙从见到张选师傅的那一天起,就被这项技艺深深吸引。一段时间里,李大龙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师傅做造型设计,还做过一些工艺品,他的记忆中这些工艺品曾漂洋过海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在早年接触陶瓷的过程中,李大龙曾见证过清水河县陶瓷事业的红火。他说,清水河县的陶瓷窑都是各有特点,所生产的产品也是各具特色。最为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当时除了四家大型的国有陶瓷厂外,还有近百家小瓷窑、小作坊。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当时的大气候影响,陶瓷厂实行了转制,人心不稳,只顾眼前利益也就无暇顾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各项工艺自然也就跟不上市场的需要。甚至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的生产竞争现象。而就在此时,南方一些陶瓷厂却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产品一下子走红市场。就这样,辉煌了800多年的清水河陶瓷终于不得不面临生死的抉择。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距离不远处的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开始修建。由于万家寨水库的蓄水,导致当时赫赫有名的清水河县第二陶瓷厂厂区被淹没,尽管政府部门也采取了异地搬迁的措施,但大量以此为生的产业工人不得不转行,陶瓷厂也悲壮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清水河的制瓷业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技术失传的尴尬境地。而近年来,随着地下水位逐步下降,黑矾沟村仅有的四眼泉水井也相继枯竭,村民的生活条件受到极大地制约,不少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远走他乡。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黑矾沟附近的不少瓷窑已经开始倒塌,整个村庄已荒芜破败,一片狼藉。沟的南坡,近年来由于私挖滥采严重,植被和村庄的结构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挖矿产生的废弃物使河床增高,沟畔的原始厂房、瓷窑随时有被吞噬的危险。这些,都让李大龙很是伤感。
   
    希望重燃制陶梦
   
    李大龙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清水河县当地修建一座陶瓷博物馆,组织那些如今还健在的老艺人们重新整拾起快要失传的制陶技艺,他甚至还希望在当地修建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雕塑,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北方瓷都”的过去。但这一切,都需要钱。如今,李大龙能做的就是组织内蒙古多所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这里实习,平时制作一些雕塑作品,卖了钱再投入到研究新型陶瓷的事业中。“这其实很可怜,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李大龙这样对记者说。尽管看不到未来是个啥样子,但李大龙显然是铁了心地要这么干下去,就为了那曾经辉煌了800多年的陶瓷技艺不能失传。有人将李大龙称为内蒙古陶瓷产业最后的守望者,一个试图用陶瓷博物馆重燃清水河制陶梦的制陶艺人。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