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国内动态>>|
南船北俑 并驾齐驱

发布:2010-5-28 9:08:38  来源: 《江门日报》 [字体: ]

考古工作人员在打捞现场清理打捞出水的文物。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在打捞船上公开展示了近期水下发掘的新成果,多种新类型的文物纷纷亮相,包括锡壶、秤杆、核桃、围棋子、镏金彩瓷等,加上此前出水的青花瓷、陶器、铁器、铜器、类似戒指、铜钱串等,“南澳一号”出水文物可谓五花八门。

  “一些北方人总认为广东的文化底子薄,没什么文物,从‘南海一号’到‘南澳一号’的发掘,证明广东有足够丰富的文物。”国家注册鉴定师、市文物研究会副会长陈志光近来特别关注“南澳一号”的考古发掘,他说:“北方有兵马俑,我们南方有古船,可以称得上是南船北俑,并驾齐驱,这是粤人之骄傲,具有全国甚至世界性的影响力!”

  “南海一号”满载宋代瓷器

  “‘南海一号’沉船位置在台山和阳江附近的海域,‘南海一号’打捞上来后,存放在阳江,并设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对江门人来说,有点遗憾。”陈志光说。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阳江海陵岛试验开发区的“十里银滩”上。该建筑不仅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都堪称标志性建筑,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

  椭圆体“水晶宫”用来盛放古船“南海一号”,它是一个巨型玻璃缸,水深12米,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水晶宫”。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古船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高8米,排水量约600吨,载重近800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还陈放从古船里打捞出的金、铜、铁、瓷、玉类等文物4500多件,宋代铜钱6000多枚。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有浙江龙泉、福建德化、闽清义窑、江西景德镇等南宋几大著名窑系的外销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远非陆地出土的同类瓷器所能比。

  陈志光说,根据“南海一号”商船上的痕迹,该船可能是局部碰撞硬物后下沉的,因是整体下沉,所以保存比较完好,船上的瓷器等文物没有天女散花般散开,有的叠放在一起,也依然完好。“南海一号”另一个最大的发现,就是用杉木及马尾松木建造的宋代双甲板船。

  “中国人当时就能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实在不简单!”开过仿古家具厂、目前也在做仿古家具生意的陈志光对“南海一号”的木料和工艺十分赞赏。

  “南澳一号”文物超万件

  “从‘南海一号’到‘南澳一号’,说明在宋明时期,广东沿海的商业活动就比较频繁,并且面向海洋,走向开放。”陈志光说。

  近来,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报道“南澳一号”考古发掘方面的新闻,陈志光密切关注,对发掘出的文物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南澳一号”原名“南海二号”,2009年9月25日改称“南澳一号”。它是一艘明朝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附近海域的商船。它最初被发现于2007年5月25日,船上装载的生活用具等文物极具价值,有盘、碗、罐、碟、瓶、盖盅等,不少是喇叭口的青花大碗,风格古朴,横跨宋、元、明三个年代。结合考古勘探资料分析,初步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通过前期的外围探摸和目前对一号舱的清理,不仅数量众多、款式各异的青花瓷重见天日,数量不菲的铜器、铁器、铜钱串也浮出水面,更有珍稀的锡壶、秤杆、核桃、围棋子、彩瓷、类似戒指等开始亮相,最保守的估计,文物数量会超过万件。

  陈志光说,“南澳一号”可能是遇到大风大浪,在南澳附近海域沉没,且船体破碎,船上装载的瓷器也在海底四散开来,所以很多瓷器打捞上来时已经破损,包括著名的克拉克瓷。

  从发掘出的文物来看,陈志光发现,船上有宋、元时期的罐、坛,明朝的茶壶、花瓶,但数量不多,更多的是明朝的盘、碗、罐、碟等瓷器,实用性比较强。船上的景德镇瓷器釉色带青,福建和汕头的瓷器釉色带白,数量相对较多。

  “南澳一号”来自何方,向何处去?这是一个谜。陈志光怀疑“南澳一号”是郑和船队的船只。“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经过南澳,‘南澳一号’为郑和船队的船只可能性比较大。”陈志光说。

  “无论是‘南海一号’的文物,还是‘南澳一号’的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在精美程度上可谓‘各有各精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是我国考古重大发现。这些文物是国家文物,不会流向市场和民间。”陈志光说。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