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国内动态>>|
美的紫砂煲:监管部门失声 企业仍在销售

发布:2010-6-17 16:15:43  来源: 全球陶瓷网 [字体: ]

  美的紫砂煲事件了犹未了,12日,美的客服又有了新说法———美的紫砂煲无毒无害可 安全使用。就在媒体揪住美的痛打不放时,专家认为,其背后的监管缺位问题或许隐藏着更多的危机

  美的“紫砂煲”事件被曝光后,无形中, 美的成了众矢之的。从媒体到消费者,一片喊打声。

  “对于美的的造假行为固然要严惩,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责问监管部门。”12日,一位 不愿公开姓名的专家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的事件背后,再一次暴露了监管部门的责任缺失。他认为,监管部门责任缺失问题如果得不到认知及重 视,“美的事件摆平了,将来还会有其他的质量事件。”

  这位专家说,监管缺位问题所隐藏的危害会远远大于一个企业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一份质量报告尽扫美的名誉

  “调查至此,真相大白,紫砂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骗局。首先,美的和九 阳公司生产的紫砂煲,使用的原料根本就不是宣传中所说的纯正紫砂,而是普通的陶土;其次,为了让普通陶土做出来的内胆更像紫砂,生产厂家还使用化工原料来 增色;再经过商家的包装,就成了市场上价格昂贵、光鲜亮丽、打着健康养生概念的紫砂煲了。这种所谓的紫砂煲,还能如商家宣传所称的那样对健康有益吗?”这 是央视的调查。

  央视的这个调查,彻底揭开了紫砂煲背后的秘密———一个售价在100元到400元不等的美的紫砂煲竟然是用田土、红 土、黑泥、白泥等多种普通陶土配制,而“紫砂”则是化工染色。

  此调查一出,舆论哗然;大企业美的名誉也因此备受质疑。

  美的:无毒无害可以安全使用

  就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美的还在大力促销其生产的紫砂煲。

  记者“五一”期间曾到北京某电器城,见到凡是购买价格500元以上的美的微波炉,均可获赠一个美的紫砂煲。当有购买者质疑紫砂煲的用途时,推销员无一不 说紫砂煲具有保健作用等。

  消费者吴女士在“五一”期间通过购买美的微波炉获赠了一个紫砂煲。12日,她告诉记 者,她刚刚知道,美的紫砂煲做假的事。吴女士说,通过媒体报道,她了解到,美的公司对紫砂煲的处理态度是无条件退货。12日,她拨打美的客服电话 4008899316,询问紫砂煲如何退货,但客服人员却告诉她,美的生产的紫砂煲属无毒无害产品,可以安全使用。“只不过是把普通的砂煲宣传成了紫 砂。”这位客服人员说。

  紫砂造假问题早已出现

  事实上,紫砂造假始作俑者并非 美的。就在央视曝光美的事件的18天前,有媒体曾报道宜兴假冒“紫砂壶”问题。

  在宜兴,官方查实,有少数不法商贩非法制造假冒紫砂 壶,这些不法商贩“在烧成后,涂抹有毒原料,以增加假壶‘卖相’”。

  央视在调查美的时也证实,九阳公司生产的紫砂煲制造工艺与美的完 全一样。因此,如果说,美的是假冒,那么,九阳公司的紫砂煲也真不了。

  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紫砂煲有三类,一种是美的牌紫砂 煲,以普通陶土为原料,添加“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学制剂进行增色制造而成。第二种是苏泊尔品牌的紫砂类电器,其内胆均使用的是红陶材 质,并非真正紫砂,但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第三种其内胆由天然紫砂产品制作而成,是对人身体非常有利的紫砂类电器产品。

  专家 表示,目前这三类产品均在市场有售并被称为紫砂电器产品。

  监管部门为何失声

  美的紫砂 煲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美的迅速出来救市,在危机之初,美的承诺,可以无条件退货;12日,消费者吴女士致电美的客服时,客服又称,美的紫砂煲无毒无害,可 安全使用。

  “美的假冒紫砂煲事件已经曝光十多天了,但是至今未见监管部门的声音。”这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监管部 门的缺位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记者注意到,美的事件后,广东省质监局有关人士曾表示,质监部门只管紫砂煲有没有按照国家的生产规范标准 去生产,但国家并没有紫砂的量化成分标准,所以很难通过检测鉴定。至于它对人体有没有毒、有没有害,那要通过卫生部门的毒性检测才能确定。

  这位负责人称,他们已经给广东省卫生厅发函,要他们对紫砂煲进行检测。“这个检测要通过国际的权威标准,这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或许半个月到一个月, 等到有具体的鉴定结果,我们就会开新闻发布会。”这位负责人说。

  “既然卫生部门的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那么,美的客服又凭什么说其生 产的紫砂煲无毒无害,可以安全使用。”专家说,美的客服之所以敢这样说,就说明,质监部门并没有对美的进行处罚。也就是说,美的紫砂煲问题仍处在“私了” 阶段,并没有监管部门介入。

  “我们并不缺乏相关法律,但是,法律需要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位专家认为,质量监管缺位的问题不能总 是等到出了严重后果甚至出了人命之后才引起重视,“就像美的紫砂煲事件,如果是到位的监管,在生产过程中就应该发现其做假问题。”“不能因为紫砂煲没有出 现严重后果,就任由企业私了。”这位专家说,监管部门缺位的问题是个深层次的问题,它往往会随着企业与消费者的“私了”或未出现严重后果而被人们特别是媒 体忽视。

  他认为,监管缺位所隐藏的危机远远大过一个企业给消费者造成的伤害。这位专家表示,面对屡禁不止的企业造假行为,法律不应该 缺失,监管更应该到位。

  评论:监管乏力,生活是无法更“美的”

  作为消费者,一向对美的的印象不错,特别是它那句“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的经典广告语,颇有感染力。但是,在“紫砂煲事件”之后,这种主观印象显然受到 了客观事实的修正。特别是,当看到有消费者在退货时,被告知“可以安全使用。只不过是把普通的砂煲宣传成了紫砂。”(相关新闻见本报报道)。一句让人感觉 稀松平常的“只不过”就将自身责任如此举重若轻化了。依照其暗含的逻辑,名画赝品制作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和真的看不出来差别,只不过不是一个人画的”, 高仿钻石者也能无愧于心地说“戴在身上都能闪闪发光,只不过不是真钻石罢了”。

  就“紫砂煲事件”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只是美的的态度和 作为。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可以希望企业更有社会责任感,但是不能指望。因为资本追求自身增值的自利冲动,决 定了其在面对危机时,条件反射式的推脱与自我保护。这个时候,监管部门的作为就异常关键了,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消费者自身的社会组织还不够完善, 现有法律法规对类似这种集团性的诉讼还存在一定立法缺失。在司法途径没有照顾周全的领域,应该是行政管理积极作为的空间,更何况,“紫砂煲事件”涉及到的 是公众日常饮食这样的重大利益。

  然而,截至到目前,人们看到的相关新闻却无法不让公众顿生遗憾。

  比如,在美的 “紫砂煲事件”被曝光后,当天下午,美的便承诺接受消费者退货。次日,美的又被曝出“退货要收折旧费,也没有具体退换货的执行细则”。第三天,美的通过媒 体再次承诺,无条件退换货,且“无发票也能退货”。第四天,美的又变卦表示“无发票不能退货”。在这看似反应迅速、实则处理手段越来越打折的过程中,有关 部门就没有提醒、指导一下,美的该如何作为?

  同时,在《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质监部门只管紫砂煲有没有按照国 家的生产规范标准去生产,但国家并没有紫砂的量化成分标准,所以很难通过检测鉴定。至于它对人体有没有毒、有没有害,那要通过卫生部门的毒性检测才能确 定”。这样的回答笼统地看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对于涉及人身健康与饮食安全的产品,难道不该“疑罪从有”地进行暂时的处理么?非得等到有消费者住上院,才 “高度重视起来”?

  由此说开,舆论经常关注GDP崇拜下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从纵向来看,不少行业领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原因或许很 简单,说大了是保护民族品牌,说小了就是保障利税与就业岗位。这其实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认识保护的手段途径和尺度。首先,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对 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绝对不能或缺的。现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企业的产品覆盖面越来越广,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受害面相当大,在此种情况下, 纠纷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受害的消费者个人,甚至有时会关系到重大社会利益。就“紫砂煲事件”来说,虽然不至于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后果,但毫无疑问的是,在社 会诚信状况不乐观的情况下,公众又受到了“反诚信”的洗礼,如果类似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也就别指望整体的诚信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多大提升,因为人们感受到的 只是强势经济体面前的无奈。

  其次,政府部门只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乃至对有关企业做出严肃处理,才是对企业的真正爱护。正如没有哪个 企业不想成为百年老字号一样,也没有一个政府不希望社会上出现更多的民族品牌。然而,这不是“只帮忙不批评”的过程,企业产品与自身品牌质量的成长,离不 开政府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的不断纠错,特别是当有些企业认识不清、不买消费者账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处理的“鞭子”该打就得打。以“紫砂煲事件”为例,抛开消 费者诉求不说,已有媒体分析,美的这些年扩张势头比较猛,但是相关产品的技术、质量维护储备不足,导致其不少产品遭到投诉。对于类似这种企业发展中的问 题,监管部门难道不应该以“紫砂煲事件”为契机,帮助企业整顿处理吗?

  总之,监管乏力,生活是无法更“美的”,美的可以后知后觉,但 监管部门没有任何理由犹豫不决。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