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都是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接近的。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第二类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如虎、蛇、鼠、兔、猴;第三类则是中国传统的象征性吉祥物龙。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自古以来虎便为人所敬畏,被称为“百兽之王”,与“鳞虫之长”的龙作为并列。所以常有“左龙右虎”作为护卫的习惯。虎因此也就成为了“势不可挡、不可战胜、不容侵犯”的代名词。
其实,在中国随处可见虎的形象,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现代汉字中的“虎”就很像一只虎,还有许多成语、民间俗语中都有虎出现。从古代帝王将相到庶民百姓,虎的象征非常广泛,如虎冠、虎袍、虎符、虎环、虎雕、虎画以及孩童戴的虎头帽,穿的虎头鞋等等。
由于虎文化之深厚、积累之深远,所以历代画虎、赏虎已成为一种时尚。陶瓷中虎题材的作品也是十分广泛。既有釉上粉彩、新彩,又有釉下青花、五彩,还有釉上釉下结合的综合彩。既有在瓷板、瓷瓶、瓷盘上画虎,也有用泥土雕塑的瓷虎等。自古以来,画虎多用工笔,毛发毕现、栩栩如生。已故陶瓷工艺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的毕渊明从艺开始就酷爱画虎,经常悉心研究虎姿雄威,潜心探求画虎真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他的笔下,寒风卧虎如磐,巍然雄踞;光天立虎如松,气宇轩然;碧水游虎如龙,悠然成趣;平地奔虎如风,势不可挡。真可谓“虎神生灵气,百态动千姿”。
所以虎以其势如破竹的“王者风范”呈现着“虎跃五福”、“虎啸风生”的美好寓意,备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