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我国东海、南海海底古代沉船遗物的不断发掘,越来越多的海捞瓷开始现身古玩市场,且拍价逐年增高。对此,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古瓷鉴定专家马广彦曾撰文认为,这一现象极不正常,不少“海捞瓷”应该都是赝品。
我们今天所说的“海捞瓷”,是明清两代的外销瓷器,西方收藏界又称之为“克拉克”瓷。当年中国制造的瓷器被西方人视为珍贵的艺术品,他们认为收藏中国的瓷器是一种荣耀,这就带动中国瓷器的出口。那时的海外贸易主要靠船运,然而海滩和海战吞没了无数的商船,使这些瓷器沉睡在海底达数百年。今天,人们把它们捞出来,使这些瓷器重见天日,“海捞”之名由此而来。
根据规定,国家水下考古获得的一切文物均为国家所有,不可能流入市场。违法捞售国家领海中沉船文物的渔民只是极少数,“海捞瓷”流入市场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海捞瓷”的现象极不正常。
马广彦认为,市场上的赝品“海捞瓷”中,以清代康熙青花瓷居多,这固然与沉船出水时瓷中发现有大量康熙青花瓷的报道有关,也同康熙青花瓷的仿制比较容易有关。对“海捞瓷”的鉴别,应以瓷器本身的相关要素为基本着眼点,千万不要被绘声绘色的打捞故事和流传来源所迷惑,更不要被瓷器表面有海洋附着物的假象所迷惑,以免陷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