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中华瓷王——集千年陶瓷技术之大成

发布:2010-7-3 10:45:10  来源: 瓷库中国 [字体: ]

 

  图为中华瓷王颈部细节,从上至下采用的陶瓷工艺:紫地珐琅彩绘缠枝花纹、绿地珐琅彩绘缠枝花纹、仿汝釉、贴金彩夔龙形双耳、青花缠枝花、松石绿釉,各种工艺以金彩圈线相隔

图为中华瓷王瓶身中部图案

   

  图为中华瓷王底部细节图,采用的陶瓷工艺有:仿官釉、红地描金、绿地粉彩变形莲瓣、青花缠枝花、仿哥釉

 

 中华瓷王是故宫镇院之宝,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新仿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中华瓷王》由中国文物学会,景德镇古陶瓷研究中心监制,集千年陶瓷技术于一体,中华瓷王瓶身从上至下公分十六道纹饰,采用十五种釉彩,并以金彩圈线将各种釉彩分隔。其中金彩圈线使用专用的金粉涂刷而成,提炼难度较大,而且这种金粉的价格更是普通千足金价格的数倍,为保护其不被磨损,在制造成型后加了一层保护层,用天然玛瑙刮擦可显其本来面目。

 中华瓷王采用的工艺如下:

  珐琅彩——珐琅彩瓷器是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品,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成功的创举。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全部由皇家垄断,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宫廷御用瓷器。时间上仅跨越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至乾隆晚期即停止生产,今天的珐琅彩瓷存世量极少,因而非常珍贵。

 仿汝釉——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 北宋后期,汝窑专为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窑”,简称汝瓷,汝釉。汝釉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后天蓝色的晴空,温润古朴;抚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青花——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起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使人感到美不可言。到了清代,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

    松石绿釉——颜色釉品种之一。有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两种。清雍正朝创烧了一种绿釉名品,呈淡绿色,柔和悦目,宛如天然的绿松石色泽,故称为松石绿釉,也有称为“秋葵绿”或“西湖水”的。

 窑变釉——窑变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变化。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其形态美,或如夕阳晚霞,或似秋云春花,更有大海怒涛,万马奔腾,因而它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如钧窑的窑变,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中华瓷王上的“钧红”更是一种闻名中外的窑变釉。

 斗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瓷胎质洁白细腻,,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设色精当,素雅与艳丽兼而有之,明丽悦目,给人以丰富热烈、鲜明清洗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斗彩的特点是,静动兼蓄,对比鲜明,既素雅又堂皇。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特色。

  东青釉印花——又称冬青、冻青,青釉派生釉色之一。据传为北宋开封东窑创烧,古称之为东青釉。今日所见之东青釉创烧与明永乐朝,以后历朝亦均有烧制。其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清雍乾时期景德镇窑烧造的东青釉,釉料中铁的含量及还原气氛的控制完全得心应手,釉色以豆青为主要色调。釉面平滑,色彩温润,色泽稳定。

  霁蓝地描金开光彩绘吉祥图——霁蓝,又称积蓝,是一种色调很深的高温蓝色釉。它是天蓝釉繁衍过来的,清代颇为流行。在霁蓝釉瓷器上,用金水描绘各种花卉图案而烤制,叫做霁蓝描金彩。瓷王中霁蓝描金开光供12幅图。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如意、万字带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的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等。

 仿哥釉——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所产瓷器又称为“哥釉”。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哥窑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旗袍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进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丝,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仿官釉——宋代官窑瓷器多为小件器物,在南宋时已“为世所珍”,少数传世品大多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馆,近年有极少数出土器皿流入民间,被众多收藏家所追觅。因宋代官窑瓷器“价值连城”,一直被尊为“官釉”。

 中华瓷王将千年积累的陶瓷工艺交融于一器,将中华民族千年陶瓷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瓷器收藏品中的经典之作,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