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来,一座见证我国瓷业发展,反映景德镇千年陶瓷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景德镇市御窑遗址一直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关注。从2002年起,景德镇市正式启动御窑遗址保护工程。8年间,10多项保护和恢复工作稳步推进,已初现明清时期御窑厂盛景。
今年,景德镇市又将御窑遗址保护推进工作列入市重点工程,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近日,在该市珠山中路北侧,记者看到,御窑遗址核心保护区内的200多户住户拆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重建御窑厂——开启遗址保护工作
据史料记载,景德镇御窑厂萌芽于元代,而兴盛于明清,是专门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场,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该御窑厂是中国瓷业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产物,代表了当时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及世界手工业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景德镇御窑厂位于该市珠山中路北侧,包括龙珠阁周边地区和市政府原办公大院及宿舍区、居民民宅等区域,其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埋藏文物丰富,是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为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2002年,景德镇市启动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同年底,该市政府办公场所迁出,原政府办公大楼拆除,御窑遗址保护工程序幕由此拉开。
从2002年至2009年间,景德镇御窑遗址共实施了10多项大规模拆迁项目和保护工程。其中,保护工程有:御窑厂大门重修工程、御窑遗址龙珠阁护壁桩工程、御窑遗址大门内外广场整修工程、御窑厂窑炉遗址保护房工程、御窑遗址珠山北麓保护房工程、御窑工艺博物馆改造工程、古戏台修建、文物修复中心改建、佑陶灵祠重修、迎宾楼和御宝斋修建、水电管网改造工程、中心道路改建及绿化工程等,工程总投资近3000万元。
推进保护工作——遗址全貌即将呈现
为完整展现历史面貌,景德镇市决心加速推进御窑遗址的保护工作。今年3月24日,景德镇市召集土地、规划、建设、房管、文化、国资委等多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就下一步御窑遗址保护工作进行部署。
今年,该市计划在遗址核心区搬迁工作完成后,实施保护管理用房工程和修建旅游公厕工程,以及进行环境整治,修建碑廊(展示《唐英瓷务年谱》和大型瓷板彩画《陶冶图》),修建唐英广场,修建龙珠阁西面和南面台阶,修缮彭家弄古民居,安装消防设施,将拆迁地段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等。
据规划显示,若整个保护项目完成后,御窑遗址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序列展示,内容包括三馆、两房、两“人”、一中心。其中,三馆即指景德镇御窑厂历史陈列馆、景德镇御窑工艺博物馆、景德镇官窑博物馆;两房即指遗址西侧明代窑炉遗迹保护房和珠山北麓遗址保护房;两“人”即指佑陶灵祠供奉明代御窑厂窑工童宾雕像,碑廊与唐英广场展示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事迹;一中心即指文物修复中心,展示出土官窑陶瓷修复的全过程。
此外,御窑遗址内还设有古戏台和具有御窑特色的三组瓷灯,以及按照《陶冶图》仿造的御窑厂作坊等,分别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历史陈列、发掘现场、考古修复等各方面展现遗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