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欧盟国内产业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对华陶瓷反倾销立案申请,欧盟委员会于6月20日立案。由于涉案金额超2亿美金,涉案产品包括瓷质砖与釉面砖,企业几乎涵盖国内知名陶瓷企业。一旦立案,将成为中国陶瓷行业面临的史上最大反倾销调查。
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陶瓷,价格一般比国内或中东等地高一倍甚至好几倍,不过即便如此,价格仍比国外的低一大截。所以从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出发,欧盟对中国陶企进行反倾销调查完全属于正常行为,也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中国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屡遭反倾销反倾销调查,几乎每次都以中国企业损失惨重而收场,对于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中国的陶瓷产品附加值低,花色品种一味抄袭,设备工艺落后,完全依赖低成本来冲击市场。内销市场的现状充分表明,只要价格便宜,质量再差的瓷砖都会有大批的经销商争相代理,而且销路还不错,这也是陶瓷行业私抛厂活得滋润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是非常重的,既然国内如此,那国外理应如此。只要价格低,就一定有市场。于是,中国陶企一拥而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将廉价的产品大量投放海外市场。以至于在很多外国人的眼里,陶瓷成了廉价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行业都处于粗放型阶段,行业的企业规模小、数量大、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中国陶瓷产品的低价格基础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落后的生产设备及工艺以及严重的偷税漏税。相比之下,国外陶企的工人工资是同类中国陶企工人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是在无尘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数字化操控,同时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他们使用的是全自动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无论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还是产品质量的监控性方面都大大优于中国陶企;在社会效益方面,国外陶企按照政府要求支付高昂的税收以改善国民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中国陶企的廉价是以牺牲员工福利、自然环境、产品质量、社会利益为代价的,而这不是真正的低成本,只是将成本转嫁到自然环境和员工身上,转嫁到未来子孙后代的身上,将来支付的成本肯定要比现在高得多。
如果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欧盟反倾销调查,可以肯定反倾销对于提升中国陶瓷行业的自主研发、设备工艺、品牌塑造都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中国陶企正确的人才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也都会有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只要认真去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不断改进工艺设备,逐步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节能意识,加大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国的陶瓷产品将会以高质量、高价位、高品牌效应进入国际市场,而所谓的反倾销也将不复存在。
对于眼前的反倾销调查,一方面,中国陶企必须团结起来积极应对。企业既要以单个为主体进行倾销抗辩,也要通过协会或基金会等组织抱团进行行业的无损害抗辩。另一方面,中国陶企必须寻求政府支持,相关政府部门的出面可以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周旋空间,通过政府或专业组织对话的方式使事情结果向有利于双方的方向发展。
要想彻底摆脱反倾销的阴影,还需要中国陶企从自身做起,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以较高的社会责任来开展生产经营,打造国际一流的中国陶企,打造优秀的国际知名品牌,开辟国内外陶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