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清代德化“瓷商”的涌现

发布:2010-7-17 8:39:49  来源: 新华网福建频道 [字体: ]


  清代德化“瓷商”的涌现--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之六

  德化瓷器生产在明代进入颠峰期后,并没有从此停滞不前。尤其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后,陶瓷海外销量扩大,德化瓷器生产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清代时兴青花瓷,这种潮流也席卷了德化。青花日用瓷有杯、碗、碟、瓶、盘、盒、壶等,瓷雕有观音、如来、达摩、关羽、寿星、八仙,以及狮、龙、牛、马、羊、虎等,产品销往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尼、印度、埃及、坦桑尼亚、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等国家和地区。此时,德化瓷窑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据《德化县志》记载,到清乾隆年间,德化已有2.7万人从事瓷器生产,占全县人口四分之一。生产青花瓷的窑场,现已发现170多处。

  清康熙末年,知县殷式训写了组诗“龙浔八景”,其中一首题为“瑶台陶炬”,这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少见的:

  “宇内闻声说建窑,坚姿素质似琨瑶。乘闲每上峰头望,几道青烟白暮飘。”

  清嘉庆年间本县解元郑谦作五言古诗《窑工》,生动描绘当年德化瓷器市场的兴旺景象:

  “下岭如飞骑,上岭如行蚁。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

  此时,德化在陶瓷产品的销售经营上也出现了新特点。唐末五代,德化陶瓷产品主要供给本地及邻县村民作日常生活用。宋元时代,泉州设市舶司,德化陶瓷由官府派人统一收购,销往海外。明代中期以后,泉州港官办海外贸易衰弱,但福建民间贸易频繁,外地商人仍大量收购德化瓷器外销。明朝末年,德化本地人才开始大规模参加营销。到清代,德化当地人中已经涌现了不少靠经销瓷器致富的“瓷商”。

  生于1690年(康熙29年)的赖奎十,20几岁即运德化瓷器到台湾,后转销东南亚诸国。至雍正年间,他又率妻子及胞弟徙居台湾府彰化三佳春,专门从事瓷器转运;儿子则留在德化本地,生产青花瓷。他的8个孙子后相继迁往台湾彰化,并直接建窑生产,扩大转运销量,成为名闻遐尔的一代瓷商。

  据“龙井苏氏族谱”记载,乾隆年间,宝美村苏明裕和苏重光两兄弟,改建当时最大的阶级窑--尾库窑,并创立“万源”、“瑞源”商号,在福州、泉州设瓷器销售处,从事销售业务,历30余年成巨富。他们利用匣铺和器物的空间,大件套小件,增加瓷的容量。仅塞缝套烧的小酒杯-项,即获利万贯。乾隆6年至9年,他们耗资10万银元,在家乡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长福堡。长福堡周长168米,深37米,占地面积1793米,内有居室142间,中有天井。规模之宏伟,堪与“土楼”比美。

  清嘉庆年间,泗滨村颜嘉猷利用蔡牵船队,多次运德化瓷器销往香港、台湾直至安南(今越南),成为当地首富。他在家乡建华丽楼阁庭台,乃至县官叹曰:“宁做颜君,不坐县堂。”仅据“泗滨颜氏族谱”记载,当时该村就有颜佐、颜明远、颜中山、颜桂堂、颜晴川等著名瓷商。

  在这种气氛下,德化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郁起窑烟素业陶,瑶台一望震松涛。白瓷声价通江海,谁悯泥土穴取劳”(连士莹诗),透露了同时期其他山区少有的信息。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