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温格宫瓷器馆
今年6月,瑞典维多利亚公主大婚,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最大、最隆重的王室婚礼,盛况堪比当年英国王储查尔斯与戴安娜的“世纪婚礼”。为了这次婚礼,瑞 典皇室专门从中国订购了5万件瓷器,作为“国礼”,在典礼时赠送给各国贵宾。这些来自中国唐山的骨瓷制品在童话般的婚礼上大出风头,一时传为佳话。其实,欧洲皇室向来就有以中国瓷器为公主妆奁的传统,早在1651年,荷兰联合省执政弗雷德莱克·亨利的女儿嫁给德国勃兰登堡选帝侯,嫁妆就是一大批中国瓷器。而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也带来了瓷器作嫁妆。17世纪以后,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往来已经相当频繁,大量中国产品输入了欧洲。到18世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中国瓷器普遍受到欧洲各国皇室贵族以及普通民众的喜爱。仅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
欧洲关于中国瓷器的传说
17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是当时向欧洲知识界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人物。当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欧洲却正在经历着教派纷争和战乱困扰。传教士将一幅幅美好的中国图景呈现在欧洲人面前,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关注。中国成了欧洲人梦幻中的乐土,特别是欧洲众多的王侯盯上了他们想象中的富庶的中国。17-18世纪近200年的时间里,欧洲刮起了一场异常狂热的“中国风”。出于对中国的好奇心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工艺品的追逐风靡欧洲。那时,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特别是中国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当时的欧洲人不清楚瓷器的制作原料,一位法国作家潘西多写道:“瓷器是由鸡蛋壳和捣碎了的贝壳制成的,最大优点在于,如果把毒药放到里面,它就会炸成碎片。”文学家的浪漫幻想,更增加了瓷器的神秘感。欧洲人当时甚至传说,瓷器有一种魔力,用它吃饭喝水,可使身体强壮,甚至以为青花碰到毒药马上会变黑,可以防毒;瓷器粉末可以治疗牙病,也可以止住鼻血等等。从实用的角度看,17世纪以前,欧洲时常爆发流行病,造成不少人死亡,食物霉变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劣质餐具则是罪魁祸首。中国瓷器气孔率少、吸水率低,密封性能好,不利于病菌的粘附和繁殖,能保证食物的卫生清洁,非常适合盛装食品,有力推动了欧洲饮食文明的发展。此外,瓷器在那时的欧洲还具有祭祀和丧葬的功能。因为传说瓷器陪葬在死者左手手指附近,能唤起死者的灵魂,所以举行国王和王后的葬礼时,都以中国瓷器陪葬。
欧洲陶瓷在模仿中产生
欧洲的陶瓷生产始于18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德累斯顿皇都旁的迈森。而创建迈森瓷厂的是萨克森王国的王族、波兰国王奥古斯特,即强者奥古斯特。奥古斯特大公虽然只活了37年,但是其自执政第一年起就倾其所有地搜集自己钟爱的中国瓷器,并在自己的皇宫中建立了专门的陶瓷馆。那时,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瓷器在欧洲堪比黄金的价格。强者奥古斯特曾经说过,他没任何疾病,如果说有,那只有一种病,就是太爱美瓷。更不可思议的是,1717年,为了得到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他竟然以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近卫骑兵去交换,那些瓷器的价值相当27000塔里尔(德国旧银币),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身价百倍的中国瓷器因此被称作“近卫花瓶”,至今仍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博物馆内。“近卫花瓶”作为世界外交史上的奇闻,被载入史册。
因为大量进口中国瓷器,导致强者奥古斯特帝国财政吃紧,于是他找来一个名叫伯特格的化学家,命令他仿制中国瓷器。1708年,伯特格第一次制造出了所谓的白瓷,令奥古斯特欣喜若狂。1710年,他在德累斯顿建了一个瓷厂。因为害怕别人窃取技术,又在同一年里将工厂转移到小镇迈森。虽然伯特格尔试制出的硬质瓷器比中国发明瓷器要晚1500年,但在欧洲却意义重大,他被誉为“欧洲瓷器之父”。由于奥古斯特酷爱异国情调,他要求精确地仿制他在瓷宫里的中国藏品,不仅仿制外形,还仿制图案。如目前收藏在茨温格宫的“赤龙餐具”就是迈森瓷器厂为萨克森宫廷制作的第一套餐具。奥古斯特得知龙凤分别象征中国的皇帝和皇后,所以他有意挑选了王室瓷器收藏中的一个中国瓷盘进行仿制,这种赤龙图案一直为萨克森君主家族专有。
茨温格宫——欧洲最大的瓷器藏馆
记者曾多次到过茨温格宫,并采访过该馆馆长罗特先生。他告诉记者。茨温格宫是强者奥古斯特统治萨克森并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波兰王国时建造的。奥古斯特去世后,留下了35000多件瓷器。二战期间,茨温格宫博物馆被炸,损失了部分瓷器,但幸运的是,大部分中国外销瓷保存完好。这些瓷器画面精美、细致,是同时期中国外销瓷器的精品。目前该瓷器博物馆共拥有约2万单件艺术品,其中有1万多件是来自中国17、18世纪的外销瓷。这些外销瓷器按其艺术特点,可以分为万历至明末和清初顺治康熙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展览的外销瓷器以青花瓷器为主,器型包括杯、碗、盘、瓶等。后一时期不仅包括了大量的青花瓷器,还包括了一些五彩装饰瓷器,如粉彩、广彩等,体现了中国陶瓷工艺的进步。另外,中国瓷器除了作为单个艺术品被收藏外,很多还用于宫廷的内部装饰。茨温格宫还收藏了大量的迈森瓷,这些瓷器色泽鲜丽浓重,画工细腻工整,画面充满着浓郁的各国民族特色。欧洲的瓷器生产以中国瓷器为范本起家,一直梦想着尽快超越中国以及日本这两个当时的瓷器大国。在茨温格宫的一幅天顶画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幻想故事:几名来自萨克森的瓷器工匠与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工匠为各自生产的瓷器的质量争论起来,他们决定在密涅瓦(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传授给人类纺织陶瓷制做技艺)面前进行比赛。对各方的产品进行比较后,密涅瓦把桂冠授予了来自萨克森的工匠,而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工匠则面带嫉妒,把货物装船运回国。
德累斯顿博物馆馆长罗特先生在谈到这里收藏的中国瓷器时满怀深情地说:强者奥古斯特当初竭尽全力也未能与中国皇室建立直接联系,他的艺术藏品继承了他的遗志——作为异域文化在欧洲的代表,这些中国瓷器在欧亚两洲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清代制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