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内黄县陶瓷产业集聚区,扑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川流不息,一条条陶瓷生产线宛如长龙……谁能想到,去年这里还是一片沙土地与玉米田。
“内黄速度”
内黄县地处豫北平原,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工业基础薄弱,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打造起一片陶瓷产业集聚区。集聚区目前已签约建设37条国内一流的陶瓷生产线,总投资额达37亿元,建成投产12条生产线。由于内黄陶瓷业发展速度惊人,被陶瓷业界称之为“内黄速度”。
内黄县县长王永志介绍内黄的投资环境时,经常引用一组数据来推介“内黄速度”:内黄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了日日升、新明珠、福惠三家企业的土地勘界、附属物清点、补偿兑付、围墙建设,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厂房建设,从合同签订到投入生产仅用6个月的时间,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有12条生产线投入生产……
坚持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
“别看我到这儿快一年了,不瞒你说,内黄的县城我还不太熟悉,”安阳新明珠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崇海感慨地说,“签合同以来,不仅没有出现先前担心的吃拿卡要现象,而且所有手续都由县里派专人带领办理,我就只管专心抓生产销售就行了,我们很快就在中原市场站稳了脚跟。”
内黄坚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对项目手续办理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代办,做到投资方与群众“零接触”、部门服务“零距离”、处理问题“零差错”、工作效率“零投诉”。
内黄县委书记郭建华深有体会地说:“内黄发展陶瓷产业,凭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正是我们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才使得内黄的陶瓷产业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集聚、快速发展。”
内黄县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50条国内一流的生产线,使内黄真正成为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