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文明遗址的发掘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陶器的出土,陶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象征之一。从出土文物来看,贵州陶器制作从战国到汉代,技术和题材都与中原相当,但风格则因地域因素各有特征。在瓷器出现,并逐步取代陶器的地位之后,贵州的陶瓷没能跟上中原的脚步,身居偏僻的地理特征和一些历史因素让陶瓷的发展遗忘了黔中大地。
唐代陶瓷恢弘气韵,宋代陶瓷清秀隽永,明清陶瓷斑斓多彩,贵州显然都没能赶上“形势”。反之,贵州黑陶、红陶、沙陶等仍“固执”地走着自己的路,任凭外界如何变迁,我自岿然不动。也因此,在其他地方的陶瓷不断被纳入“艺术收藏”的同时,贵州陶器的功能范围仅停留在日常平实的生活中。
闭塞的“历史封条”反而让贵州陶瓷拥有了鲜明的文化标志。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尹光中、刘雍、范新林、董万里等一批贵州艺术家将600多年前诞生的贵州“牙舟陶”提升到艺术的世界,拙朴敦厚、质朴无华的山地文化特征取得了一鸣惊人的效果,获得众多的殊荣……然而,之后的贵州陶瓷又一次沉寂,止步于日常用品的小规模,甚至作坊式的生产。
从艺术价值的范畴来讲,贵州陶瓷没有唐三彩的激情四射,也没有青花瓷那般古雅精致,但是贵州陶瓷拥有自己的无形资产——源自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源自山地人对自我的表述,对世界的认知,那种倔强的性格和质朴的品质让其有了独步“陶”林的资本。沉寂了20年后,贵州陶瓷再一次“出山”。王建山、岳振、周志远、韩亚明等一批贵州陶艺家开始摸索其发展路径,广泛涉足于各大陶瓷展,重新发出贵州陶瓷的声音。
2007年11月,参加“火性人”湖南陶瓷艺术作品展,荣获20多个奖项;
2008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陶艺大会·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中,贵州6人获奖;电视短片《贵州土陶》获优秀艺术交流奖;
2009年11月,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中,贵州陶瓷再次斩获多项大奖;
与此同时,贵州陶瓷人开始重新集结。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和努力筹备,8月8日贵州陶瓷协会成立,贵州陶艺家们以一个崭新的、集合的形象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泥土的沉稳气息与火焰的激情气质,陶艺家的制作技术与艺术理念都被蕴含在一件件陶瓷作品之中,贵州的陶瓷应该,且必定被印上贵州的山地文化烙印。贵州陶瓷协会的章程中清晰地表明,将致力于推动贵州本土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协会将着力挖掘本土陶瓷文化的潜力,培养本土陶艺人才和发展,组织贵州陶瓷参与国内外市场性和学术性交流活动。目前,他们正积极推动的是,让已经有了一定声誉基础和艺术价值的“牙舟陶”能够更加“发扬光大”,让贵州其他类别的陶瓷也如“牙舟陶”一般,通过现代艺术理念的渗入,取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贵州陶瓷以一个鲜明特质和整体形象出现在陶瓷世界。
当栖身于泥土的人类,用泥土创造出新的“生命”——陶瓷。我们绝不能说,人类掌控着泥土,只能诚实而虔诚地表明,人与泥能够和谐融洽地相处,或者说人与自然本就一体,相互之间“揉捏”和创造的都是生命之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