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渐渐传入北方,出土文物证明,北魏晚期北方已经能够生产瓷器了。北方的制瓷工匠最大的功绩是创烧出了白瓷。北朝瓷器一般实用品多,常见的有盘、高足盘、碗、杯、缸、壶、盒、罐、灯等。大多数光素无纹,有简单的弦纹、寥寥无几的划纹或捏塑花边,部分有纹饰的多划、贴、塑莲瓣,有的瓣尖部凸出翘起,纹饰多粗犷稚拙。壶、罐、瓶、尊多塑二、三、四、六不等的系,方系、桥形系、泥条系均有。北朝也有鸡首壶,鸡头高昂、露出胸脯,相对处龙柄连肩,龙头扎进盘口,作饮水状。
南北朝青瓷双流鸡首壶:盘口外侈,束腰,长颈,圆肩,深腹,底略凹。肩前端向上直伸,并排两个长颈鸡首形流,鸡首顶部有高冠,圆目凸起,作昂首啼鸣状,后端为并排两个曲圆形柄。上端龙首与盘后衔接,龙首双目前视,作饮水状。下端与肩相连。柄上端略细,下端略粗,肩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桥形纽。施青色釉,有细小冰裂纹。此器造型精美生动,为当时常用的水器陶瓷日用品。

南北朝青釉盘口壶:盘口、束颈、鼓腹。器表施青釉,胎釉结合不甚紧密。釉面开片密布,胎色灰白,结构致密。因烧制时火焰高,故成形后硬度大,叩之有金石声。
北朝瓷器和南朝瓷器的区别在于:北朝瓷器造型粗犷雄伟,出现白、黄褐釉和绿彩等新品种及异国情调的新样式;胎体粗重,胎色浅灰,有气孔和黑点;釉层薄,玻璃质感强,釉色青中闪黄。而南朝瓷器造型比较秀气,器型和前朝比略有变化,创新品种不多;胎体较薄、较细、致密,胎色青灰,施釉略厚,釉色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