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要求转思维
记:继市级机构改革、区大部制相继进行后,本月佛山简政强镇改革将收官,标志着佛山此轮行政体制改革完成。通过改革,公务员队伍将如何为“转方式”提供支撑?
陈:佛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载体是企业,无论是“双转移”、产业升级腾笼换鸟、金融业发展,包括“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落脚点都是企业。改革主要就是:缩短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要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对内充分发挥大部制的活力,对外成为一个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基层的高效便捷的能超前引领发展的政府。
记:您一直强调政府的“超前引领”职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干部思维如何转变才能继续保持“超前”?
陈:经济发展以企业为本,城市建设管理以人为本,社会的提升以和谐为本,以此超前引领佛山的发展。
当前,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思维,只看到硬件的、有形层面,而忽视了软性的、无形的因素和长期的趋势,见物不见人,引领发展将出现盲点。比如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指土地、生产工具、劳动者等。事实上,现在讲到生产要素,不提到资本行吗?不行。资本如同经济的“血液”。只看到生产线的价值,看不到知识、信息、文化的价值行吗?就像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要看到一个人的肌肉、轮廓等,还要重视他的血液质量、思想等。
干部团队的思维不仅不能局限在一个区域里,还要纵向深化,自然经济靠的是看不见的天,市场经济靠的是看不见的手,知识经济靠的是看不见的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实体在改变,而且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思维也必然进行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