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国内动态>>|
千年瓷都展国粹青花瓷 瓷乐团奏《花好月圆》

发布:2010-9-21 16:04:13  来源: 腾讯世博 [字体: ]

江西馆(网上江西馆)外用于表演的景德镇瓷乐器

江西馆展出的青花瓷复制品

江西馆颇具特色的天花板装饰

  景德镇瓷器,自古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青花瓷则是景德镇的骄傲。它是景德镇的伟大创举,也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中影响最大的品种。在景德镇的制瓷历史上,乃至世界的陶瓷史上,青花瓷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在世博会期间,江西馆面向海内外游客,展示中国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让素瓷黯然失色

  “中华向号瓷之国”。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各族人民所公认。而青花瓷一经出现,就以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居景德镇陶瓷装饰之首,并不为任何装饰形式所代替。

  青花瓷由唐代的釉下褐彩衍变发展而来,它是先民们在唐代褐彩和唐三彩的基础上,以含氧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描绘花纹,再施一层透明白釉,入窑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青花瓷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

  青花瓷的产生标志着中国陶瓷由素瓷向彩绘瓷过渡的里程碑。在此之前,中国陶瓷装饰大部分是以刻、划、印等装饰为主流。青花瓷的发明使陶瓷艺术家不再单一地追求“如冰似玉”的效果,而是向彩绘瓷的领域进军与发展。青花瓷的烧造成功震惊了整个世界,使过去的素瓷黯然失色。

  瓷乐团演绎《花好月圆》

  世博会江西馆外围,摆放着崭新翼翼的几件青花瓷乐器。每天第一拨来到江西馆的客人,都可听到《花好月圆》,寓意美好的一天由此开始。来自景德镇瓷乐团的6位长裙美女,在青花瓷背景下表演瓷乐,吸引着观众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参观者把瓷乐誉为“此曲只应江西有,不到江西哪得闻”。

  瓷二胡、瓷笛、瓷鼓等5种瓷乐器,能奏出《茉莉花》、《紫竹调》、《月牙五更》等中国民乐,以及《卡门序曲》、《蓝色多瑙河》等世界名曲。

  人们只见台上表演的风光无限,却难见台下训练的艰苦异常。去年底,江西馆开工建设时,景德镇瓷乐团即开始为世博会上的演出进行紧张的排练。为了世博会期间的演出,这些姑娘们做了整整150天的“功课”。

  自4月18日试运行始进入江西馆,6名姑娘每天都得清晨6点起床,晚上10点回宿舍,有时候化妆、穿衣、上厕所都得赶时间。每个演员都不敢懈怠,因为她们知道接待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她们代表的是江西,代表的是中国。

  二胡手沈丹丹指了指挂在腰间皮带上的瓷二胡说:“别看我们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其实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主要是瓷二胡比一般的二胡重1.5公斤左右,腰部受力大,而且要穿高达15厘米的演出鞋,瓷二胡又很容易让人站立时重心不稳。每天回去的时候都腰酸背痛。”

  按照正常安排,姑娘们每天要演出10场。如果碰到特殊嘉宾到场,还要加场演出,估计到闭幕时演出将达2000场。

  人们通常认为,经典与流行,总是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鸿沟。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因着周杰伦一首《青花瓷》,传世经典瞬间在万千大众中传唱,雅俗共赏原来也如此简单。                          

图/文 蒲彩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