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踏入职场以后,很多书本知识无法直接使用,需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职责。因此,应届大学生在工作中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公司或老员工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其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可以说,应届大学生只有为自己解压,对心理进行调适,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和生活。
3、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山望着一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公司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甚至在出现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三、对应届大学生的管理方式
对于初入职场的应届大学生,在工作上难免会出现忙乱、迷茫等现象,因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来说,如何消除大学生的心理落差?如何帮助应届大学生认识职场?如何使应届大学生更快适应职场?如何成功将应届大学生的满腔热血转化成工作积极性?如何使应届大学生为企业带来增殖效益?
1、培训
企业在招收应届大学生后,一般都会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入职培训,企图通过培训使员工更快融入企业,然而不少企业的大学生入职培训效果并不太好,入职培训陷入尴尬境地。大学生入职培训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大学生入职培训陷入“空对空,走过场”、“生死合同”、培训成为领导秀场、体能训练等于一切、骡子和马一起遛、专业讲师不专业等原因所造成的。
应届大学生的培训主要在于使新入职的大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的战略,站在股东的高度去了解公司,对公司充满信心,从而找到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和努力方向,使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达到高度的一致性。通过入职培训,使新入职大学生充分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体系、工作技能和岗位基本知识等,让新入职大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更好融入公司中。
当然,对应届大学生的培训是一个持续、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一两次培训是无法完成应届大学生向职业化员工转变的,因此,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公司应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不断跟进培训,如总裁讲话、人际关系培训、沟通技巧以及HR方面的专业培训,比如职业生涯规划等。
2、茶话会
为了进一步了解应届大学生的工作状况,并且提高新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人力资源部可以定期组织新老员工茶话会,选择有代表性的老员工,让他们跟新入职大学生交流,将自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公司的概况等等传导给大学生,同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也鼓励应届大学生多谈谈对公司的理解、岗位上的经验、工作困惑以及工作中的难点,可以让新老员工形成互动,同时也能促使新员工之间互相去了解以及传授适应企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