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何香久:王加林的瓷本绘画艺术
王加林自述:畅怀瓷说
畅怀瓷,是欢畅地研习陶瓷绘画,以瓷画抒怀。近年来迷恋于陶瓷绘画,以瓷为媒,以画为艺,饱蘸色彩在瓷瓶瓷罐上行云流笔,书写着自然之美,呼唤着人生之美。抒发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真情实感。这就是畅怀瓷的自解。
问道陶瓷艺术,充满欢乐与挑战。源远流长的陶瓷艺术铸就了历史的辉煌,灿烂的陶瓷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继承和创新正推动着陶瓷艺术的与时俱进,从原料、染料、釉彩,到工艺、技艺以及新的理念的融入,使艺术陶瓷焕发了新的光彩。千年窑火铸造出一批批精美的艺术品。正是陶瓷艺术的魅力所在,吸引我走上了在陶瓷上作画的道路。
不少人有一种错觉,认为在陶瓷上作画是艺人匠人的事,不是画家的天地,就是已成为文物的精美陶瓷,对其中画作的价值也认识不够。特别是陶瓷艺术品的器型与纸比起来就小得多,好象呎尺之间难以有大作为,其实非也。历代藏品或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会令人堂目。在一平尺左右的方寸间,或工笔或写意,一幅构图别致山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其韵味不亚于纸画。只有那些有极高陶瓷艺术修养与技艺的人才能创作出艺术佳品。无论历史还是当代,陶瓷艺术家与其精湛的艺术品一道铸造着陶瓷文化的辉煌,其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被社会所公认。
在陶瓷品上作画其难点是要掌握瓷介质的特性,掌握色彩烧制过程的变化,要适应立式作画的姿势,这些基础的知识枝艺把握之后,还要用心用脑去创作。这一过程既要加强陶瓷艺术的修养,又要加强陶瓷文化的修养。为了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技艺,去年在唐山陶瓷研究院学了大半年,又到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磁州窑、定窑、钧窑去考察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其特点,在绘画过程中体会艺术陶瓷的精髓。其实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痛苦在有些技艺难以把握,快乐在其妙趣横生。边悟边实践,边实践边悟,不断挑战自我。我始终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创作是从实践中来的,只要沿着前人铺开的路去探索,去创作,美好就在前面。
作为陶瓷艺术家则要在传统与现代,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认识上有新突破,不断拓宽文化思维,用新的视角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关心生命。把自己的作品注入时代的内涵,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品,从而也使这一传统的陶瓷艺术走上从传统到现代之路。
当今,陶瓷艺术正以其独有的特性和魅力,吸引着人们去创作,去欣赏。这就是我对陶瓷艺术的思考。
王加林
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