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窑

济公
省内首个大型瓷板展开展
10月21日到26日举办的“广州市文物总店建店50周年瓷板展”,展出广州市文物总店50年来征集收藏的120件(套)瓷板精品,以明清到民国时期为主,包括青花、斗彩、五彩、粉彩、浅绛彩等工艺,是广东地区首次大规模瓷板展,对瓷板画有兴趣的市民不妨与这些精品做一次近距离接触。
旧时西关精品多
南方气候潮湿,字画收藏容易受潮发霉,瓷板则不受气候影响,因而,南方收藏瓷板的较北方的要多。在广州,早年西关大户人家是名家瓷板收藏的集中地。据陶瓷专家张卫星介绍,广州市文物总店的瓷板有不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西关征集回来的。彼时的西关商贾热衷向瓷板制作名家订制,用作自家家居厅堂的装饰,比如座椅、床具的镶嵌美化、屏风、插屏、挂屏的摆设等,当时瓷板制作名家的价格等同于甚至高于同时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价格。即使是同一名家制作,比如王琦画的瓷板就比他画的瓶、盘等瓷器器皿要贵。
张卫星介绍说,前几年,南园酒家 溪酒家改制前,请广州市文物总店的专家们对他们的店藏文物进行清点,就发现有不少瓷板,其中南园酒家就有100多件,这些瓷板多是酒家当年从西关收集回来。目前一些西关旧居仍藏有一些早期的瓷板。
三大亮点受关注
“破四旧”和十年浩劫使当时民间收藏的大量瓷板毁于一旦,现在的明清及民国名家瓷板多藏于博物馆、上规模的文物店和港澳、海外藏家手里。不过,本次展出的毕竟是广州市文物总店50年来的集藏精品。1960年成立的广州市文物总店是中国的4大文物总店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承担着为博物馆征集和调拨文物的重任,曾经试过一次性给博物馆调拨了3万件文物。
据介绍,本次展览主要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明代万历年青花瓷板
青花颜料采用进口回青料和国产料混合彩绘而成,颜色鲜艳,具有典型的明代末年青花特征。
亮点二:程门浅绛彩作品
浅绛彩工艺源于元代黄公望的浅绛山水画法,用水墨和淡赭色颜料绘画山水,以淡绿绘树石的阳面,以黑色绘树石的阴面,构成一幅淡雅的画面。浅绛彩瓷器甫一出现,即与当时盛行的粉彩瓷器形成强烈的对比。程门是浅绛彩瓷画的代表性人物。经鉴定,广州市文物总店旧藏的一对长条瓷板为目前可知的最早的程门作品。
亮点三:“珠山八友”作品
清朝末年,瓷器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粉彩料的进口和人们对装饰的需要,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这个艺术家团体应运而生。他们以高超的国画基础,在瓷上绘画,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瓷板画。瓷板画一出现就深受大家的喜爱,或做插屏,或做挂屏,商业上非常成功,而且对景德镇的瓷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投资提醒
收藏瓷板莫为名家遮望眼
瓷板,是陶瓷收藏品中的高端品。近几年瓷板画市场价位一路走高,甚至有名家作品的价格5年内翻了50倍。不过,目前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画家作品的价格,像珠山八友这类名家的瓷板画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
据陶瓷专家张卫星介绍,目前不少收藏者手中都号称有珠山八友的作品,但经他们鉴定,发现很多所谓的名家作品都是假的,尤其以仿刘雨岑的居多。刘雨岑是珠山八友里最长寿的,且是现代艺术陶瓷的鼻祖,桃李满门,其门徒也多以刘雨岑的风格为学习和临摹的范本。
张卫星提醒说,珠山八友的瓷板市场价格动辄数十万元,藏家千万不要轻信和贪图便宜,以为数千元就可以收到。初涉者一定要从正规的途径,比如有信誉、上规模的文物店,权威的拍卖行,有信誉的藏家手里购买,最好有行尊、专家帮忙把眼参谋。
知多D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后部分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板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王琦的画风狂放崎岖、典雅飘逸;王大凡独创了“落地粉彩”技法,使浅绛彩画法起死回生;汪野亭的青绿山水名噪一时。 (记者 赵旭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