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昔日的“中国建材陶瓷第一镇”,佛山南庄镇如今留下的尽是“陶瓷碎片”。
最高峰时,南庄镇建陶企业达到75家,自从2006年政府实施“三批”(关闭一批、提升一批、培植一批)”产业发展战略以来,南庄镇如今仅剩下13家陶瓷企业,且全部通过了广东省的“清洁生产”审核。
搬走的陶瓷工厂和销售门店腾出大片土地,堆满了待拆的残墙、砖土和垃圾,被包围在一片房地产广告之中。
在一片陶瓷废墟的对面,一家占地600亩的大型“环保建材城”已经崛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未来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环保建材集散地,且“销售网络辐射全国”。这是南庄镇“腾笼换鸟”的代表作品。
官方统计显示,大规模关停并没有削弱南庄镇的陶瓷实力:2007年,75家陶瓷企业的总产值是177亿元;2009年,剩下的13家反而达到了118亿元的总产值。
在南庄镇一家叫做“强辉”的陶瓷企业,《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看到,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在陶瓷生产线的末端安装几座喷淋式脱硫塔,用以中和尾气排放过程中的二氧化硫。粉尘,是陶瓷产业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强辉公司的解决办法是,在陶片出窑时过一遍冷水池。如此,既能降尘,又比之从前的“吹风散热”更为节能。
强辉公司总经理助理阿娟告诉记者:建脱硫塔费用需要500万元,冷水池大概几十万,“加上七七八八的节能改造投入,这些年企业共花了3700万元”。阿娟坦言,以清洁生产为主题的转型升级,目前还没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不过让公司更规范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看到,在南庄镇的主干道上,路的两边到处是“强辉”的销售广告。同时,以展示、销售为主体功能的“陶瓷总部基地”四处盛行。在南庄镇及毗邻的石湾镇,记者就看到华夏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瓷海国际和中国陶瓷城4家业态雷同的陶瓷展销中心。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委员会委员何永庆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至2009年底,华夏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瓷海国际三大基地共进驻陶瓷营销中心1027家、总部124家。“初步形成陶机制造、国内高端陶瓷研发、设计、信息、展贸平台和后勤服务基地。”
从外销转向内销,也是广东省为企业指引的一条转型路径。省委书记汪洋曾说,要为广东企业拓展内销渠道“站台”;省政府制定了“广货全国行”战略;珠三角各市热衷办展销会,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全国重点城市联合巡展,还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在网上交易平台设立广货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