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他,你还可以找别人,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而且人家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可以保证他会比其他人优秀。再说,还没有开始工作,就要这要那,显然不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对于“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观念,你是否觉得不重视人才,不把员工当成公司的最重要的“资产”?就目前的现状和环境,笔者对于自己的看法是:员工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财富”,因为除了思想和员工的智慧外,我们什么都没有。
但企业总是要不断发展,要不断适应环境。必竟我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太可能改变环境,就像我们不能改变大自然的规律道理是一样的。
企业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和我们做市场有想通的地方。企业初创期,如同市场的初期开发,需要大刀阔斧、敢于开疆辟土的人才;发展期,需要规范管理、成熟期,需要守业、防御••••••所以说,每一类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因此,没有人永远是无法取代的。
对于企业来说,正常的人员更替不是没有人情的表现,也不是信任的问题。但千万不可陷入到另外一个极端。这个极端就是:“谁来都一样”。如果谁来都一样的话,我们也就不需要进行人才的挑选和激励了。正是因为人才的个体差异和擅长领域不一样,性格特点也不一样,才需要区别对待。这就是管理的真正本质。
认为谁来都一样的企业,基本上就像现在为GDP似的重复建设,建了又拆掉重来,永远没有积累,看看现在的很多的企业,无不是这样的状态。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走极端成了一个常态。
“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是要告诉你,作为营销管理人员,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把工作当成一项自己的“事业”,为企业,同时也为自己创造着价值,而不仅仅是打一份工;而作为企业或者企业老板,要树立一种观念: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企业从长期看,一定要离得开谁,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当企业中出现“有人是无法取代”的时候,也就是企业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了。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问题还是企业发展和管理出现了脱节,换句话说,是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包括人员的培养,后备人才的输送,对现有关键岗位人才的管理和培训等等。
多年以前,我们运作快销品时,对于区域市场的操作模式,基本采用总经销或者总代理模式,之后改为小区域独家经销,再后来变成了区域划片两家经销模式。当然,最后这个模式就是要解决发展的矛盾和瓶颈——谁也不能成为“不可取代的”;同时,部分经销商也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在经销你的产品时,也做相关品牌(不是相同)的经销,就不至于“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