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战略规划流程表面看起来非常清晰,但实际上缺失了一项战略的核心要素:定位。没有定位的战略不能称其为战略,因为它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能力。因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要素,定位是竞争导向,是追求与众不同的最佳实践,它涉及如何打败对手而不是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把握机会,而不是如何改善运营。
基于此,我认为,战略规划的步骤应该是:
第一步:确定企业的竞争地位。因为不同的竞争地位需要不同的竞争战略,市场追随者与市场领导者的竞争战略是不同的。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竞争战略也是不同的。只有认清了自己的市场地位,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
第二步:准确界定竞争对手。战略的目的不是模仿市场领先者,而是要准确定位,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定位的前提,就是必须要界定竞争对手。找不到竞争对手就不可能准确定位,没有准确的定位,就不可能有鲜明、有效的战略。
第三步:根据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选择战略形式。定位大师特劳特给出了四种竞争战略,分别对应于品牌不同的市场地位。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市场地位、竞争对手,选择竞争战略。
第四步:整合企业资源,形成战略配称。
但是,我们发现,现在许多企业对战略规划其实是存在误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战略规划误区之一:以多层级业务来规划战略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要长期生存或保持领先是困难的,必须规划好三个层面的成长阶梯,以确保成长。即要在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提前致力于发展储备业务,同时,还要为“未来事业”创造机会。也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三代业务:目前进行一代业务,同时储备二代业务,致力研究三代业务。
有了业务储备就真的能保持企业长期发展吗?当然不是。因为这种观点考量的是价值链各环节的运营基础和能力,只是将企业目标分解成运营规划,没有基于定位的战略及配称。完全期望以运营效益来实现企业目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定位。
案例:神州数码的“三级火箭”战略规划
2000年联想分拆,神州数码成立。其战略规划的要点是:
愿景:做中国电子商务应用领导者;
目标:五年内实现510亿元营收;
业务规划:分销、网络、软件三级火箭递进发展。
结果如何呢?在第一层面分销主业的运营上,神州数码进入手机业,却遭遇了市场领先者的阻击,导致神话数码03年巨亏。第二、三层面的网络产品和软件也没有升空。五年过去,神码04-05财年营收仅达155亿港元,与510亿相去甚远。
原因:神码只注重业务,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定位。实际上,三级火箭的每一级层面上都已经有了强有力的市场领先者,神码不可能在没有定位的前提下打败领先品牌。另外,多业务模式,更加模糊了品牌定位,进一步造成市场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