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窖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彩瓷系列,都成为世界瓷器史上的耀眼之星。我国解放初期及“文革”期间,由于国民收入较低,加上人们对流散在民间的这些物品不大了解,因此,古瓷器的市场价值不高。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收藏投资市场的活跃,瓷器价格一路上涨。与此同时,无论是古瓷或是新生出炉的陶瓷,都有人在收藏,瓷器收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东方玺宏瓷器拍卖专场推出多件精品购藏艺术珍品众藏家期待已久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东方玺宏国际拍卖公司,通过东方玺宏官方网站www.xihooo.com记者与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据东方玺宏征集部的李先生介绍,瓷器拍卖一直是东方玺宏特色明显、亮点频出的专场。每一季推出的诸多瓷器精品都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东方玺宏本次的瓷器专场拍卖也不例外。据笔者了解,像“粉彩描金花卉开光双狮戏球多穆壶”、“官窑贯耳瓶”、“青花岁寒三友大盘”等;拍品出处可靠,价格合理趋中,所以会有很多收藏家期待。

高35CM的粉彩描金花卉开光双狮戏球多穆壶
据东方玺宏征集部的李先生介绍:“多穆壶为元代流行壶式之一,为藏、蒙少数民族盛放乳液的器皿。明清时期,由于皇室对西藏及藏传佛教的重视,许多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器物开始进入宫廷,多穆壶即是一例。清代大量的册封和法事需要大量精美的法器和摆设配合,造办处因此生产了许多这类器物,同时也供清帝赐高僧之用,故多穆壶更是流行,各种材质均有制作,有金属也有瓷质,且以金属器为多,主要为各种金属胎珐琅器,存世常有所见,但瓷质多穆壶比较罕见”。
壶呈截筒式,上部有僧帽状围边,龙形把手。“多穆”本为藏语,是蒙藏族人民的生活用具,原意为盛酥油的桶,亦有用作盛载奶及酒。最早期的多穆壶是以木或其他物料制成,需用皮带或金属带箍起来,然后用金属钉固牢,本件虽为瓷质,但仍保留了这一特征,将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在壶身塑有三圈瓷箍,将一件实用的奶茶通幻化为华美璀璨的法器。通体施黄釉并描金装饰,釉色莹翠,格外可人,上以粉彩绘缠枝花卉开光内绘双狮戏球纹饰,描绘精细,布局繁复,又错落有致,极为富丽。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款识规整。
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
自古有“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的说法,这是《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官窑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窑兴盛于宋徽宗时期,据文献记载,窑场设在汴京。南宋官窑的窑址在杭州乌龟山一带,考古人员进行了多次发掘,获得了比较多的实物资料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釉面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表面。或称“开片”、“龟裂”。

高17.5CM的官窑贯耳瓶
官窑贯耳瓶有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和圈足的特征,口沿两侧对称置贯耳。通体施青釉,釉面开细碎片纹。此瓶在造型上摹仿西周青铜礼器。口耳相连的曲线增加了口部力度,与扁圆形腹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通身细碎开片,静穆、优美。
青辉一抹盛世繁花
永乐、宣德两朝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之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此盘使用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浓重艳丽,渗入胎骨,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

青花岁寒三友大盘 径33CM
盘敞口,弧腹,圈足。器形端庄,修削工整,大方中绣着灵秀。内心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主题纹饰,口沿内外饰缠枝花卉。松、竹、梅又称岁寒三友,是明清时期瓷器常见纹饰之一。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梅象征坚贞的气节,这三种植物都以不畏严寒而著称,故名岁寒三友,组合起来寓意君子有高尚的道德。
此盘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画面一改元青花繁缛的装饰风格,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黑色斑点似水墨画中晕散的效果,为永乐青花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形成的色泽特点极难模仿,为后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皆有仿永乐青花器,但器物造型不及永乐器柔美秀丽而略显臃肿笨重,画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烧成,系人为重笔点染而成,与原物相差甚远。
北京东方玺宏拍卖公司本次所推出得多件瓷器精品,不仅有助于推进这一时期经典艺术品回归应有价值地位,而且也是中国藏家拓宽收藏视野、购藏艺术珍品的美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