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朱耷《墨荷图》

唐长沙窑绿彩写意壶
“上海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最为吸引公众的项目《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举行了只有一个小时的预展,让许多参观者意犹未尽。该展今起向公众开放。
听收藏传说
昨天下午,应邀前来的宾客站满了展馆前的广场。2008年首届收藏家大会上,专家、藏家与学者坐而论道,与会人士觉得不太过瘾,希望藏家打开自家雅室的大门,晒一晒自己的收藏。展览是今年新增的项目,北京和上海的部分藏家慷慨亮宝。
“你看,这件瓷碗我在拍卖行看到过,当时价佃不算贵。”“这算啥……当时我怕眼光不准。10年前,人家300元给我我没要,现在卖掉房子也买不起了。”“侬不要看那个先生穿得不哪能,屋里东西搬出来勿要太结棍哦!”和证券交易所、房产交易市场一样,追悔声、艳羡声、崇拜声充满了整个收藏品展览区。大资金在拍卖场上的博弈,在福佑路古玩地摊上的捡漏,或者多财巨贾和清贫艺术家的患难之交……站在实物跟前,一个个收藏故事在参观者口中变得“活”起来。参观者三五成群聆听真假莫辨的传说,也颇得几分趣味。
侃收藏门道
八大山人朱耷的《竹鸟图》《水仙图》《墨荷图》《佛手香橼图》“并肩”现身展馆现场,令不少参观者啧啧称赞:“这才是大开门的八大啊!”其中数《佛手香橼图》最为珍奇,莫非是已故画家唐云珍藏的那幅?过去只有研究“朱耷画的香橼为何物”的文章见诸报端,实物从未露面。细看这幅画,果然在画作左下发现印章“杭郡唐云鉴之真迹”。一位年长的参观者边看边跟朋友说:“这几幅画本来是挂在唐云先生的书房里。”
一幅落款为唐伯虎的扇面《幽蕙兰香图》引起了一些内行的参观者的争论。在洒金的金笺扇片上,寥寥数笔,只见空谷幽兰,大气且幽雅。据唐寅的题字可知,是一位叫“石庵”的朋友送给他蕙兰,他画了此扇回报。扇面上还有文彭、王宠、朱应登、徐尚德等人的题款。但有细心人发现这件扇面的中央上部有题词落款被抹去的痕迹,上面尚留有依稀字迹。而且为什么没有唐寅的印章?一同欣赏的另一位观众则反对他的质疑,认为这扇面的字和画俱佳。一时得不到答案,双方约定以后请教专家。
赏珍贵藏品
收藏家、世华艺术馆馆长赵月汀巡走在自家藏品的展区,热心地为同行和记者做“讲解员”,介绍自己的古陶瓷珍藏。他手指“五代北宋年间的越窑秘色瓷刻团花纹壶”自豪地说:“这把壶世界上仅存4件,数我的收藏最美观最精致。”
这场展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十墨山房书画藏品”、上海“曹王李白雅集”藏品和“海上收藏家藏品”。许多收藏家都拿出了镇宅之宝。在展出的书画、瓷器、犀角、铜镜、钟表、古玩、家具等400余件藏品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其中,“十墨山房书画藏品”计80件,重点展示20世纪的近代书画,包括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31位大师名家的精品力作。(记者 林明杰 乐梦融 实习生 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