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中部门经理的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适合本部门的考核办法。部门不同,考核办法也不一样,所以要由经理制定本部门的考核办法。
2.确定被考核人的考核要素,就是有哪几条内容需要进行考核。
3.就被考核人的业绩与其进行深度的沟通,客观地评价。这是部门经理该做的,而不是人力资源部该做的,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清楚。
4.对被考核人进行业绩指导。
5.与被考核人讨论发展计划。
6.与被考核人讨论业绩回报的措施。也就是公司对你的奖励应该是多少。这不是钱的概念,而是幅度的问题,在考核过程当中,这是部门管理者的责任,而不是人力资源部的责任。
绩效考核过程中人力资源部的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业绩考核的管理规范。表格、制度、规则是要人力资源部来制订的。
2.检查、监督业绩考核工作当中的执行情况。每个部门考核的结果,最终要归档到人力资源部,所以要检查他们的执行情况。
3.收集、整理、分析业绩考核评价的结果。
4.指导考核人完成考核业绩工作。部门经理不懂不会,人力资源部指导你,但不是我帮你做。
5.利用业绩考核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6.接受处理员工有关业绩考核的投诉。员工有不满时,如果没有投诉部门,这个员工只能把不满吞下去,吞一次没有关系,两次三次之后,这个员工就会“老子不干了”,或者一吵吵到总经理那边。人力资源部应该起到调和剂的作用,要有投诉裁决的权利。
只有双方责任明确了,人力资源部经理和部门经理在各负其责的情况下对员工的考核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使得绩效考核达到如期的效果。但同时还需要重视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绩效面谈,这将影响到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和员工激励,所以要掌握好一定的面谈方法和技巧。
绩效面谈其实是企业绩效考核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企业光注重绩效考核,从来不注重绩效面谈。其实,不管是月度考核还是季度,经理必须要在考核期间跟每一个员工单独面谈,如果是季度考核或年度考核,那么经理必须要跟每个员工单独面谈半小时以上。
有这样一个数据:在北京的企业当中,80%的人到一家企业工作时要考虑这家企业的品牌、工资福利待遇,甚至这家企业的领导人也是要考虑的因素——确实有人为柳传志而进联想,为张瑞敏而进海尔,因为他们觉得跟着这样的领导人有奔头。但是还有一个让大家大吃一惊的数字是:在离职的人当中,有近三成的人不是因为企业品牌受损,不是因为待遇下降,更不是因为这个企业领导人的问题,而是跟他的直接领导有关,或者是跟这个直接领导关系不好,或者是不认同他的管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