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性格的影响,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母,是我们的精神珍馐,当我们与外来的经济文化发生碰撞以至承受灵魂流离压力的时候,猛回头,我们发现,原来家里还有那么醇香的陈年老酒,尽管我们也许会不胜酒力甚至不谙酒道,但一样会被它的磅礴气势和历史之美所折服。
时下掀起的阵阵“国学风”,笔者希望不要成为一种形式。要说中国的《经史子集》,那可谓汗牛充栋,《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学生的必读书籍,中国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诸如此类的经典著作很多。《弟子规》是儒家的一本经典读物,最近不少企业在学习,我也接触过很多老板,他们都希望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宣讲,引导员工形成“忠诚、敬业”的道德品质。
无论是“道家”、“儒家”、“法家”还是“兵家”,是千百年来人们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总结,而且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思想之中,已经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其精髓已成为世界华人道德观的根本,提倡学习国学,让国学精髓为现代管理服务,让国学精髓古为今用,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素养,实现自我管理,这可能也是我国提出“以德治国”的原因之所在。
从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纷纷开办针对企业管理者的国学班,到孔子学院在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等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1300余座建立以及中国教育部初步计划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成为与各大选秀节目并列的电视现象,易中天“品三国”品出滋味,于丹“读论语”读出心得,“四大名著”又纷纷被专家学者“重新品鉴”,再到民间开办国学班,准备以国学培养新一代“淑女”,教授四书五经的私塾再度出现等“国学热”现象兴起都成为国学热兴起的一个个时代“坐标”。
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老板常常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提高业绩增长,二是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这个指标看起来,说学国学能提供直接帮助实在比较牵强。但是学习国学对人性由内而外的提升,却能使你待人处世大方得体,谈吐气质雍容稳健,这样就更容易获得机会,达成目标,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是我对国学管理智慧的基本态度。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个人比较有心得的几点管理智慧。
一、儒家中的管理智慧
著名企管专家胡一夫老师认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典章制度,其中记录着从传说中的尧、舜、禹三圣王到夏、商、周三朝代的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因此,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与管理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儒家管理智慧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突出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重视领导者以身作则的引导作用,兼顾宽严并济的控制手段。第二,“修已安人”的领导方式。从“修己”——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到“安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再到“安百姓”——满足民众的需求,循序渐进,融为一体。第三,“义利合一”的经营方式。主张“义以生利”、“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义利合一”,力图解决“义”与“利”二者之间的矛盾,把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融合起来,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