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中国西部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隆重举行
白银市平川区发挥资源优势打造“西部陶都”
平川区曾享有“西北最大陶瓷工业城”的美誉,近年来陶瓷产业延续拓宽了发展空间。今年,区委、区政府加快城市转型进程,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决定利用富集的陶土资源,发挥后发优势,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启动民间资本,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全力“问鼎”西部,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30-50条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实现年销售30亿-40亿元的预期目标,把平川打造成立足甘肃、覆盖西部、走向全国的重要陶瓷基地。

白银市委书记袁占亭、市长吴仰东在平川区调研
重改革重创新重发展建区以来,伴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历程,平川的陶瓷产业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传统到现代、由兴盛到萧条再到逐步壮大的发展阶段。八九十年代在境内先后崛起的国营靖远陶瓷厂和白银墙地砖厂曾是西北最大的陶瓷工业基地,生产的“格威牌”彩釉墙地砖、靖陶釉面砖是全省首批名牌产品,在整个西北地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部分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陶瓷业生产也成为平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营陶瓷企业相继亏损而陷入困境,上亿元的固定资产几近闲置,一度辉煌的平川陶瓷业也随之跌入低谷。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快城市转型,实施“工业强区、民营富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立足区情,挖掘和开发利用陶瓷文化历史和陶土资源,把发展陶瓷产业作为平川的三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做大做强。从创新体制入手,对原有国营陶瓷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走民营化的路子,并积极营造宽松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与启动民资并举加快发展。同时,组团赴国内著名陶瓷生产地考察,承接东陶西移。2002年6月,将已破产的原白银墙地砖厂整体拍卖给民营企业四川新乐雅陶瓷有限公司经营。新乐雅陶瓷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三条地砖生产线,年产值8000万元。盈耀、盈胜陶瓷厂通过产权改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陇烨陶瓷由企业改制再到民资收购,产品达60多个品种,年产值5000多万元。温州客商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白银华顺陶瓷有限公司,创造了当年投资开工、当年建成投产的“平川速度”。今年,投资5000多万元的华顺陶瓷三期建成投产,日生产高档地砖10000多平方米,填补了西北地区高档砖生产的空白。4月引进投资2亿元的国泰陶瓷建材城,为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搭建了物流平台。目前,全区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达到13家,从业人员1685人,拥有建筑陶瓷生产线6条,建筑陶瓷的墙地砖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平方米,总产值超过3亿元。陶瓷产品销售覆盖西部各省区。
园区化集群化品牌化今年,平川区认真审视区情,邀请权威专家对区内陶土资源储量和品质进行再探查、再鉴定,发现境内陶土储量在40亿吨以上,其中紫砂土储量15亿吨以上,是西部地区陶土资源最为丰富和种类齐全的地区。加之今年6月华顺陶瓷利用本地资源生产出了高档抛光砖,也更进一步印证了广东佛山市陶瓷学会专家李沃教授的鉴定:平川陶瓷资源种类齐全,质地优良,完全能够满足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常见的各种产品类型的生产需求。在支持传统陶瓷生产业发展的同时,平川区提出打造中国西部陶都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万亩陶瓷建材工业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落实“无费园”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平川,推动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国泰陶瓷建材城建设步伐,加大对新乐雅、华顺、陇烨等骨干陶瓷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途径,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形成几个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促进资源、原材料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升级,实现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市场多元化、效益最大化。打算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扩大节会效应,充分利用平川陶瓷研究院这一平台,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依托甘肃省煤炭工业学校,开设陶瓷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搭建融资平台,启动民间资金,开发煤层气,做好产业配套。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创立有平川陶瓷文化特色的陶瓷品牌。大力培育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建立集销售、宣传、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
培育接续产业 加快城市转型

中共白银市平川区委书记 陈其银

白银市平川区政府区长 高云翔
平川是一个新型工业区,是甘肃能源基地、西北陶瓷重镇,能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政策优惠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平川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城市转型向纵深推进,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接续产业、加快城市转型、打造西部陶都”这一总体思路,乘势而上,在支持煤电企业发展的同时,在工作中倡导先干不议论、先试不评论、时间做结论的“三论”,大胆地创造“政策洼地”,吸引资金、项目、人才聚集平川,充分发挥煤炭、陶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西部陶都,努力实现平川在白银市率先发展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