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新闻报道称,地摊上4元一个、用石头或玻璃做的假玉酒杯,经河南农民王仁举、王小青处理之后,就能变成“出土古玉”、 “出土文物”等珍贵古董。近日,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依法对两人提起公诉。
这件事是一个引子。日前,收藏、鉴定界的业内人士呼吁,必须用法治手段打破“古玩不打假”的潜规则。
现年34岁的王仁举系河南省禹州市鸿畅镇人。近年来,他发现许多人并不懂文物,却冲着古董买卖的高额利润盲目加入到淘宝队伍中,于是,他找到其叔王小青,二人共同导演了淘宝骗局。
据王仁举供述,他曾摆摊贩卖过小商品,他从南阳一些地摊上带回了一些石头做的工艺制品,比如假玉观音像(进价180元)、假玉酒杯(进价12元)、假玉花瓶(进价6元),然后以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价格卖出。
记者了解到,利用假古董金器诈骗已经形成了黑色产业:从制造赝品,到寻找受害人,再到实施诈骗,各个环节都有专门分工,相互合作,自成体系。
据两人交代,其所在的禹州市的某些店铺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称是工艺品,公开出售,明码标价,政府有关部门也无法制止。制造假金器、假玉器成了当地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警方介绍,目前以这种形式为主要作案手段的犯罪活动已遍布全国。
200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金器、玉器等物件的收藏爱好者有9000万人。其高额的利润让赝品大行其道,同时,市场对赝品也抱着“宽容”的态度,“古玩不打假”似乎自古已成行规。由此,在古玩市场繁荣景象的背后,制假、售假、拍假、鉴假、托假日益盛行,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收藏界的“五毒”。“五毒”的受害者少则损失几百元,多则损失上万元甚至百万元。
新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谷永清说,目前,中国文物造假的种类很多,其中数量较大、交易最活跃的大概有3类: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以市场上数量最多、交易量最大的陶瓷造假为例,目前最受市场追捧的陶瓷赝品主要模仿对象有“官、哥、汝、钧、定”宋代五大名窑生产的器物和景德镇生产的元明清官窑瓷器,其中造假时间最长、造假水平最高,对文物市场杀伤力最大的是后者。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法律的缺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建成认为,相应的收藏法、鉴定法和行政法规缺失,虽有《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但由于操作性的缺乏,对古玩造假的怪现状难以遏制。
专家指出,暴利效应直接带来了高仿品的繁荣。对于古玩的鉴定,张建成建议,要制定专门的文物鉴定法,对鉴定部门、鉴定专家的资质、鉴定的程序、鉴定失误的赔偿等作出规定,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必须对鉴定部门和鉴定专家实行问责制度,鉴定部门或专家对其鉴定的结果,都应该有书面结论。对于这一说法,很多藏家表示认同,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古玩不打假”的潜规则最终会导致市场的极度混乱,应该尽快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