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中华陶瓷网——德化陶瓷频道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名家名瓷 论坛
频道首页 历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动态 德 化 窑 名瓷展会 德化瓷誉
瓷博物馆 陶瓷邮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鉴赏 德化概况
历代陶艺名家:
苏学金 何朝宗 颜俊高
何朝宗
现代陶艺名家:
杨剑民 于仰贤 陈仁海
陆斌 何炳钦 田鸿喜
曹春生 陈敏 郭国基
德化陶瓷企业
 

发布:2010-12-13 9:46:03  来源: 大众日报  [字体: ]

  2010年,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普通百姓也感觉着转调带来的变化 。本版从今日起,推出“普通百姓的2010”栏目,展现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在转调大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敬请关注。

  当陶瓷、玉器、书画、钱币、红木家具等纷纷流入收藏家、企业家等有闲、有钱人的囊中,一种与家族关联、伴随成长的并不遥远的“记忆收藏”开始在普通百姓间悄然兴起。记者调查发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生活用品、八十年代思想读本、九十年代的家用电器等,都被普通居民列入收藏之爱,成为不少家庭新的生活方式。

  “这是1970年我在德州教数学用的课本、这是学生们的作业……看,作业本上总是粘满红墨水,是因为那个年代老师们都用‘蘸笔’,现在早已改用自动笔了。” 64岁的退休教师郭大妈顺手拿起一支“蘸笔”,在墨水瓶里快速蘸一下,笔尖便沾满墨水,在纸上画一会儿,笔尖就干了。课本、作业本、“蘸笔”……这些承载着郭大妈个人工作生活经历的碎片,成为她和家人的最初藏品。

  郭大妈告诉记者,今年 4月份,在整理落满灰尘的书架时,发现几乎每一件东西都寄托了自己的一段记忆。东西虽旧,但舍不得丢,就与老伴、儿子、女儿、儿媳、女婿一起收集,搞起了家庭收藏。在郭大妈家里,记者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教师最常用的书本、脸盆架、毛巾、书包、书本夹、小书桌、三角凳、单人床等用品有700 多件,150 多平方米的四居室被挤得满满当当。“有人收藏为升值,我收藏为乐趣。”郭大妈说,闲来无事,和家人把玩藏品,能唤醒沉睡的记忆,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与郭大妈一样,已届不惑之年的赵先生开始收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土涌现出的思想读本,诸如《耻辱者手记》、《观察者说》、《膝盖下的思想》、《精神档案》等等,都在他的收藏之列。“现在看来,这些作品的思想显得稚嫩、粗浅,且作者于杰、摩罗、申维等人的表达方式也有‘豁边’,但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勇于表达的境界,无疑是那个时代文化思考者的群体映照,值得记忆。”赵先生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成长,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他现在的业余时间全部用于跑旧书摊、翻旧书库,不足1年间,藏品已经堆满了他那间阔大的屋子。

  收藏,这种原本浸润有钱、有闲意味的雅趣,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演化为普通人的情趣、记忆和新的生活方式。记者注意到,与陶瓷、玉器、铜器、书画、石器、旧家具、钱币、红木家具、古董等大玩家的收藏不同,百姓收藏多由工作经历、生活环境、家庭积淀引发开去,起初与兴趣爱好有关,并非为升值赚钱。如记者采访的一位电器维修工人,因喜欢播放机,就开始收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CVD、DVD等,成为该主题的收藏家。(记 者 李 梦 实习生 崔雅琴)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应业务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