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检报告。

何朝宗德化观音。
首席记者肖宇辉报道 一尊“何朝宗”款的德化窑送子观音造像,通过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检测中心科学鉴定,该送检民间收藏品被确定为明代晚期德化窑著名匠人何朝宗所制。
近日,云南知名收藏家、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张昆福携带一尊“何朝宗”款的德化窑送子观音造像,来到位于西园路51号的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检测中心,希望通过高科技手段检测鉴定其藏品真伪。
这尊观音造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胎质致密,釉色莹白细腻如凝脂,色泽光润明亮。观音造像面型长圆、柳叶细眉、和蔼端庄,衣饰线条流畅自然,造型比例协调,背光及底座塑有卷草纹及童子像,背后戳印 “德化”二字葫芦形印章款及阴文篆书“何朝宗制”印章款。中心专家目鉴认为,这尊送子观音造像为明晚期德化窑名匠何朝宗作品。
中心主任吕志坚介绍,何朝宗是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他主要活动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因为从清代起就有人仿制其作品,所以为提供科学、客观的鉴定结果,中心遵循目鉴加科技检测的鉴定方法。检测人员在EDX—3600L仪器真空条件下对观音造像胎、釉取样点作双重检测,数据库显示:“送检样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与16世纪(1501年—1600年)中、晚期德化窑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福建德化窑产品。”,检测结果与专家目鉴结果相符。
经测量,该送子观音造像高35.5厘米 ,宽17.2厘米。吕主任告诉记者,福建德化窑创烧于南宋,盛烧于明清两代,以烧造独具特色的白瓷而名扬天下。德化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质乳白如脂,胎釉浑然一体,透光性极佳,产品曾远销国外,法国人誉之为“鹅绒白”、“中国白”。其造型有炉、觚、鼎、尊等仿古式样,其中又以瓷雕最为著名。
瓷雕多为观音、达摩等宗教人物,有些塑像背部戳有工匠印记,其中以何朝宗声誉最隆。何之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并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曾被用作朝廷贡品。何朝宗非常注重作品艺术性,非成熟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传世作品较少。这尊送子观音造像,因此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