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冬日的法国瓷都利摩日,有种晒干的百里香和泥土的芬芳。利摩日的秘密都躲藏在每条小巷的转弯处,因为在这里瓷器随处可见。
![](/upload/news/190cd6a6-d412-4afb-99dc-c53bd9ea1606-upload.jpg)
利摩日陶瓷
总督下令在此建瓷器厂
透过行道树,国立陶瓷博物馆像一个遥远的传说,熠熠发光。一幢展品万余件的博物馆,比小镇能让人更加完整地回到这里的过去。1845年,法国瓷器商阿德里安·迪布谢,捐出毕生收藏的各国瓷器成立了这座博物馆。
进入馆内,就像进入了藏匿着无数逸闻的密室。从希腊罗马时期的古陶器,到当代设计师的名瓷,让人眼花缭乱的陈列品,不仅再现了陶瓷和玻璃制品的发展进程,而且还藏着许多故事。比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时的皇家瓷盘、美国前总统海斯和林肯的瓷盘、法航头等舱的迷你尺寸餐瓷等等。
众多的藏品中,当地的瓷器占据了首要位置。利摩日最著名的特产“白瓷烛杯”,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当烛光透过白皙的瓷杯杯面,美丽图案让人迷恋不已。
据说,18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瓷器非常好奇。1768年,一个外科医生发现了利摩日的高岭土。这种纯白的土,被皇家瓷器厂证实是难求的烧瓷原料。利摩日总督惊喜万分,他下令在当地建起瓷器厂房。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利摩日瓷器渐渐拥有了艺术瓷器的美称。世界各地的贵族特使都曾前来订货,利摩日瓷器成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